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物质世界运动规律意识能动教学要点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第一,主体第二,中介第三,客体第四,目的(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1)脱离实践考察认识(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1)把实践引入认识论(2)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印度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传说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赏金,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计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1蒲式尔(计量单位折合35.2升)麦子约有500,000颗,把这个数折成蒲式尔,那就得给西萨·班拿来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F=GM1M2/R2这花是红的。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第一,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郑人买履这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主要是不理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而把理性认识绝对化。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郑人买履的错误,他们轻视或否认感性认识,不从实际出发、不调查研究,只是从本本出发。(二)从认识到实践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真理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