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丹****ni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晖教授曾把一般的“皇权不下县”说的核心观点概述如下:“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材料中“自治”的根源是A.中央对地方管理严重缺乏有效性B.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影响C.宗法制较好地运用在地方管理中D.伦理道德对地方管理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唯物史观,“根源”即根本原因要从经济基础入手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小农经济具有很大的封闭性,这是县级以下地方自治的经济基础,是“自治”的根源,B项正确;中央对地方管理是否缺乏有效性是着眼于政治因素,不是材料所述“自治”的根源,A项错误;宗法制较好地运用在地方管理中是着眼于社会因素,而不是根本,根本要从经济层面上入手,C项错误;伦理道德对地方管理的作用着眼于伦理道德的因素,不是根本原因,D项错误。2.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的豪民巨富,其中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中所出富豪最多。这反映出A.政府积极鼓励私人铸铁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C.封建社会利于造就富豪D.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至汉代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因此铁制工具得到更进一步普及,所以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中所出富豪最多,故选D;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不鼓励私人铸铁,排除A;炼铁行业中富豪最多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据题意可知富豪多出自炼铁行业,不能说明封建社会利于造就富豪,排除C。故选D。3.晋商开辟的中俄“万里茶路”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绵延清代200余年。这反映出清代A.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B.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C.重农抑商的政策逐步被打破D.农耕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晋商开辟”“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绵延清代200余年”可知,中俄“万里茶路”的开辟反映了地域商帮的开拓精神,也反映了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A项正确;中俄“万里茶路”为内陆商帮的发展,而被迫开放是指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放,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朝并未被打破,商业的发展并不能体现统治者政策的改变,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工业文明推动商品化浪潮,中俄“万里茶路”的开辟虽是两国商贸发展的表现,但不代表农耕文明推动商品化浪潮,D项错误。4.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根据该学者的观点,可以说明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当时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C.商品经济受社会主流体制影响D.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的商品化多是由于“剥削推动”和“生存推动”,即农民从事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换取缴纳赋税或日常生活的货币,而非主动从事商业活动并从商业活动中谋取利润,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受到社会主流体制的影响,故选C;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排除A;当时农民不是缺乏商业致富意识,而是整个社会体制不支持农民从事商业活动致富,排除B;由题意可知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抑商政策,排除D。故选C。5.观察下图(太湖地区东晋至清各代水旱灾害比较示意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反比B.政治制度完善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太湖地区的自然灾害多放生在元明清时期,这与明清时期当地农耕经济发展,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关,故选C;东晋至吴越时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水旱灾害次数较少,排除A;政治制度是否完善无法控制灾害的发生次数,排除B;两宋时期经济发达,并没有因为水旱灾害导致经济倒退,排除D。故选C。6.“自然经济的解体尽管在一定程度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商品化进程,但也引发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结构性失衡”。该学者旨在强调A.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C.自然经济在近代逐步走向解体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步的分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家庭手工业破产,打破了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的结合,即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步的分离,故选D;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