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合集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目的: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准备: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过程:一、观看情境表演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二、复习图形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4。圆形有没有角?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三、铺路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四、游戏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区别3个物体的大小、长短,并能按大小、长短等量的差异给3个物体排序。2、学习整理物品,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按序摆放物品。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初步体验活动的有趣。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活动准备:1"娃娃超市"的场景布置,分3~4个区域。每个区域中摆放物品的柜台(桌面或台面)上均有一条横线,横线左边有一个红旗2、提供幼儿熟悉的大小、长短不一的多组物品。活动过程: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提出问题。⑴教师:"娃娃超市"的东西真多啊,可是,超市物品摆放不整齐,我们来帮忙整理物品吧!⑵幼儿尝试给一组物品排队。教师:瞧,这里有瓶子、娃娃……每种物品都有好几个,它们都一样大吗?试试拿出一种物品,比比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排在"超市"的柜台上。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柜台上的排序标记,明确物品在横线上的,且排在红旗后面。教师请幼儿找出一组物品,然后按大小或长短的顺序给物品排队。2、幼儿扮演营业员,按序整理物品。⑴教师:我们来当"娃娃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整理这些物品吧!(2)幼儿当超市营业员,自主选择整理的区域,尝试在"货架"上摆放一组物品。3、分享成功,体验快乐。(1)幼儿介绍自己摆放的物品。(2)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娃娃超市"摆放的物品。教学反思: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