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栏目:课程改革与实施论文题目: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作者:胶南市实验中学王莉莉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胶南市实验中学王莉莉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课程容量任务驱动摘要:信息技术教学对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启蒙性作用,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然而,由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限制,我国高中学校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存在着一些现实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高中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些现实性的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些现实性的策略,从而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征与其它各类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只有把握这些特征,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同时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国外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起步较早,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较为滞后,并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对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征分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的说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发展性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技术Э频慕萄谌菪枰欢系馗隆U獠唤鎏逑衷谘?科内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而且是已有的学习内容也都正以较快的速度在更新。如文字排版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WordStar、WPS,发展到如今的Word2007、WPS2007,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所以说,今后信息技术课程必定会“与时俱进”地出现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新内容。2、工具性近三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硬件价格的降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信息技术将成为人们生存的一项常规技能,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日常活动逐渐融为一体,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3、应用性不论是在军事、气象、经济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高端应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联系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淡化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本位”思想,强调它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综合服务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其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使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结束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常规性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应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于一些经济普遍不发达、教育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配套设施跟不上很多地方存在“有硬件没软件“、“有电脑没网络”,即使定了教材,教师也安排正常课时上课,但是配套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内容没法讲,讲了没法用,有理论没实践,对于技术性和实践性如此强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学生也根本搞不明白上这门课到底为了什么,所以只能应付了事。2、观念转换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3、教学方法不合理我国设立教育技术专业的历史并不长,培养的人才也还远远没有满足社会和学校的需求,现在站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不是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而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过来,通过培训走上教育技术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至于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