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doc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张涛玲一、说教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本课教学时间为二课时,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二、说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理解文中关键句,能用例子来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三、说教学重点、难点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重点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难点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四、说教法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五、说学法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六、说教学过程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一)复习导入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师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5课(学生齐读课题),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还初读了课文,在初读课文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指名回答)1、出示句子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2、这句话中包含了两对反义词,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一下子就找到它们呢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指名说并出示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自卫——进攻矛——盾)(师板书)过渡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是啊,矛和盾是一对反义词,盾的自我保护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就是(齐读课题)。这对矛盾的事物,发明家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把它们合二为一,发明坦克呢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用“~~”划出句子来。(二)板块一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解决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1、指名回答,出示句子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齐读)2、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指名回答)(指名上台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师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同学们,这就是发明家左抵右挡,但还是难以招架。)理解后,再请两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配读。表演是本班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在表演中不但理解了“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的意思,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但由于我没有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的表演效果不佳。过渡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nk":虽然,发明家拿着盾左抵右挡,但还是挡不住矛的进攻,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是怎么想的呢HYPERLINK"http://www.17xxw.com"\t"_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