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提纲(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提纲(全).doc

高中历史提纲(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全套复习提纲依据:依据:人教版:人教版:历史教材4.民族融合⑴主要民族⑵融合方式⑶作用: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二)春秋战国的经济1.农业(铁农具、牛耕、水利)看图2.手工业⑴冶铸业:青铜铸造出现了⑵漆工业:出现了⑶纺织业:麻布⑷煮盐业⑸酿酒业:用造酒技术》内容技术,比欧洲早新技术技术年以上、、、、中国古代史提纲练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夏1.夏朝(建立、统治范围、桀的暴政、商汤灭夏、夏亡原因)2.商朝(建立、迁都、纣的暴政、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亡原因)3.西周(建立、强盛、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平王迁都)(二)夏、商、西周的制度夏1.王位世袭制含义⑹手工业工艺专著《3.商业、城市4.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由公田到私田)⑴生产力发展⑵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②③(三)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政治)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政治)1.春秋①齐国:②鲁国:实质:逐步承认土地私有2.战国⑴背景⑵目的⑶主要变法①魏国:②楚国:③秦国:⑷性质新兴地主阶级实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⑸结果新的封建制度确立⑹商鞅变法①时间)②内容abcdefg③评价积极局限④成功原因⑤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井田制(性质、内容、作用)3.分封制(性质、内容、重要的诸侯国、作用)4.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一)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时代特征2.春秋诸侯争霸⑴背景①②③⑵目的(奴隶主掠夺土地人口)⑶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霸权的战争)⑷大事①齐桓公称霸(改革、口号、会盟)②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楚王问鼎)③吴越争霸(地理位置、人物)⑸评价3.战国兼并战争⑴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标志(⑵性质(封建统一性质的兼并战争)⑶大事①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秦赵(长平之战)⑷评价【比较春秋战国变法异同比较春秋战国变法异同】比较春秋战国变法异同(四)春秋战国文化A.特点:B.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代基础)C.表现:1.思想(派别、主张或观点、评价)⑴老子:①⑵孔子:①派别②政治思想③教育成就④文化成就⑶墨子:派别、主张、评价⑷孟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⑸庄子:派别、主张①②、评价⑹韩非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比较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作用比较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作用】比较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作用2.科学技术⑴天文:春秋⑵物理:⑶医学:3.文学:《诗经》和屈原4.艺术:绘画、音乐【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战国②③、、、1.政治(三制一律)⑴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⑵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在中央②在地方⑶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2.经济(一制三统)3.文化(书同以)①②③(三).秦末农民战争1.原因:秦的暴政①②③④2.经过:(前209——207)⑴陈胜、吴广起义①②③⑵刘邦、项羽继续3.意义①②③二.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特点: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但有损益变化(一).刺史制度(监察制度)1.汉武帝后期设立:职责2.东汉时,4.评价权加强,并逐步增加了”,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东汉末年,改为“第二单元、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封建大一统)一、秦朝的统治(统一——巩固——灭亡)秦朝的统治(统一——巩固——灭亡)——巩固——灭亡(一).统一1.条件①社会基础②人心所向③经济条件④主观条件2.经过①②③3.疆域:东临北抵4.意义(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西到。(看地图),南濒,(二).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1.产生: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割据无异,督。2.问题封国制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造成威胁3.解决⑴汉武帝颁布“权加强⑵颁布限制藩王的“”,以限制诸侯王的”,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和,同时兼有两级;实际与无治民权,受所在郡监活动。王国问题逐步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4.认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三).察举制1.汉朝选官制度,主要包括目的2.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3.西汉建立4.东汉演变①(四).编户齐民1.目的:加强对百姓的管理,保证政府财政收入2.性质: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3.内容:①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②编户齐民具有多少承担国家的4.农民负担:①②的身份,依据和③、。②③、等内容。⑵时间:年,司马迁称此为“年;”⑶意义:①②③④2.西汉:设西域都护时间:公元前职责: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新疆)3.东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