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认识图形(二)课型复习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常见的5种平面图形进行复习。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能辨认这些图形。复习时要用好七巧板,既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承前启后认识图形(二)→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并在组合图形的探究中进一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2.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并在组合图形的探究中进一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难点: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化解措施引导复习,巩固应用教学设计思路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拼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复习相关内容,形成知识网。考点出示题目分析解答同步检测知识点1:平面图形的特征。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4题。先填表,再回答问题。图形个数(1)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哪种最少?(2)一共有多少个图形?(3)小明摆了4个,一共用了多少个?(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分析:一种图形一种图形地数。1.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快来连一连吧!2.连一连。(1)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两个可以拼成的图形,连上线。(2)从下面的图形中选两个可以拼成的图形,连上线。答案:图形个数7个3个6个5个1个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答案:最多,最少。分析: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相加,也可以对照图形数一数。两种方法并用,可以进行验证。答案:22个。分析:每辆有4个,其实就是相同数连加的问题。答案:4+4+4+4=16(个)分析:可以提一个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一个连加的问题。答案: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比正方形多多少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2:图形的拼组。课件出示教材总复习第2题。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同学。用这些图形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案。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试着拼一拼。(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分析:拼一拼,画一画。3.在()中圈出每组图形的下一个图形。(1)□△□△□▁(□△)(2)○○□○○▁(○□)(3)▄▲▲▄▲▁(▄▲)(4)■■◇■■▁(■◇)拼成的图形中没有用到哪种图形?请圈出来。(1)(2)答案:……分析:可以用七巧板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答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教师布置作业。教材总复习第3题。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培优作业该补上哪一块花布呢?请你选一选。名师点睛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操作,一边欣赏自己的成果,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