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引言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海因里希法则影响施工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有: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三个部分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1、系统原理:应遵循整分合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2、人本原理:应遵循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3、预防原理:应遵循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和本质安全化原则。3E原则是指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采取的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4、强制原理:应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和监督原则。5、责任原理:责任原理与整分合原则相辅相成,有分工就必须有各自的责任,否则所谓的分工就是“分”而无“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以及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纵向方面是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方面是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专兼职安全人员的配备)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3、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三类人员培训: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培训时间:初次>32学时,每年再培训>12学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一般员工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岗位、工种调整,以及离开岗位1年以上重新上岗的要进行培训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督促分包单位对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需持证上岗的岗位,不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做好相关监护工作。5、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具体包括:(1)安全技术措施:防护、保险、信号、防爆炸装置等;(2)职业卫生措施:防尘、防毒、防噪声、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3)辅助用房间及设施(4)安全宣传教育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全国范围内有效,每3年复审1次。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7、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8、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9、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施工单位应当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30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1)生产方面的资料:设计文件、制造质量说明书、检验证书、使用说明书、安装证明;(2)使用有关的情况资料:施工单位对于机械和设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使用情况、作业人员情况等。10、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的方式:定期安全检查,各级管理人员的日常巡回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班组自检、交接检查,不定期检查等。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伤亡事故处理等。安全隐患的处理程序: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应按照“登记一整改一复查一销案”的程序处理安全隐患。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也有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2、“三同时”制度是指安全生产设施必须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设施主要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13、安全预评价制度是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