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好习惯好行为好未来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而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这的确是句真正的至理名言。那么对于正在学习期的孩子来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而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是学生实现成长的社会化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一、我的教育理念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更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更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二、汇报本班近段时间各项情况:(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班目前的基本情况。)我们六(2)班本学期有学生68人,在学校各位领导、全体课任老师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逐渐成长;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总体是不错的,班级学习气氛浓厚,集体荣誉感强。在良好的纪律的保证下我们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1、行为习惯上我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督促他们在文明礼貌、卫生纪律等方面努力达到“学生在校行为细则”之要求,我班也多次获得荣誉;同时又因为良好的班容班貌和学生整体素养,我们经常获得学校领导和课任老师的肯定。孩子们诚实善良,集体荣誉感强,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打架闹事,尊师爱友,努力学会自我约束、管理,能活泼、健康的成长.2学习情况我班是一个学习氛围挺浓的班集体。他们爱好广泛、求知欲强。3年多来,每一个学生在我的心中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学生们在3年多的学习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曾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当然,所有优异成绩的取得都渗透着同学们的心血和汗水。3、存在的问题尽管如此,因为各种原因,我班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班容量过大,这使得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可能还不够,个别同学自信心缺乏,学习不能做到有恒心有毅力,与优生距离逐渐拉大,他们自控力需加强,学习习惯需纠正,学习方法需改进;个别家长对孩子关爱不够,没有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给予孩子的具体指导太少;留守孩子缺少父母亲的严管身教,随之而来的是祖辈们的溺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障碍等。(为此,今天能有机会在学校所搭建这样好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学习,深感荣幸,在这,我也诚挚的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三、下来我就针对我班,将自己的一点小体会进行了一下梳理:(1)从六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立的行为能力了,同时他们将面对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家长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入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是亲切的,内心的,促进的,言简意赅的,引而不发的,而不是一味说教,更不是简单的惩罚、责怪或警告。善于不善于给孩子说道理,其教育效果完全不一样。善于说服,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事半功倍;善于谈话,有味精的功能,且良药不苦口。老师和孩子谈话,犹如是在磨刀,既可以让刀口锋利,也可能把刀变钝。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心理特点和班级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是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学习学习成绩的先导。青少年正处于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思想集中,记忆力强,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进入六年级,我和班委会就确定了“我思、我学、我拼搏”的班风,鼓励每个人积极思考,认真学习,敢于拼搏!学生上课前要认真准备好课堂学习用品,把上课用的书、练习本、笔记本和其他学习文具准备好,并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要集中精力,认真思考,加强领会,积极发言,做好笔记;课后要积极巩固,认真复习,实践应用。要认真做好家庭作业,做到自己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做到问题不过夜,错误及时订正。“善学、乐学”一直是班级大部分同学对于学习的一种良好态度,他(她)们能以班级的整体成绩为主体,以为班级提高成绩为荣,这样同学们既“善学”的前提下,形成了“乐学”。(2)注重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由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积久成性”的,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一以贯之。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文明习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应在讲清楚道理的基础上注重行为训练,经常训练就有可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之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