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过秦论译文参考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广大土地,君臣牢固地据守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秦孝公,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河西的土地。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君,都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禀性宽厚又仁爱待人,尊敬贤人,器重谋士,(他们)凭合纵的盟约击破秦的连衡策略,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个时候,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凭着比秦多十倍的土地和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先辈的基业和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谋求使秦国弱小的办法。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志士能人,订立合纵的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徘徊着不敢入关。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困顿的境地了。这样一来,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诸侯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逃军,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便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归服,弱国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始皇去世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用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农民、奴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国。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变得弱小(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隘,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卒(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的失败、条件差的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地盘,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就因为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却不施行仁义使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