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1、蚯蚓找家(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设计对比试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2、过程与方法:关爱生命,实验完毕吧蚯蚓放归大自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会设计对比试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教学难点:知道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纸盒黑布蚯蚓干土湿土教学过程:活动一: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1、学生结合挖蚯蚓的体验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2、组织学生交流。3、老师提问:“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4、做实验。(1)学生汇报试验中控制的实验条,哪些条是相同的,哪些条是不同的。(2)如果蚯蚓离开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会怎么样呢?(蚯蚓必须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否则将无法生存。)、蚯蚓的“六喜六怕”生活习性。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喜甜、酸味喜同代同居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活动二: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其他动物喜欢什么养的环境呢?1、观看图片,想一想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大象鲸北极熊骆驼2、总结: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板书设计: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关爱生命的重要性。16、变色龙(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生物的形态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2、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找出图中的动物。1、找动物,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2、交流我们的发现。3、资料卡。(1)保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有些动物,如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适应不同的环境。特点:不易被发现。作用: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例子:北极熊雷鸟变色龙比目鱼(2)警戒色:毒箭蛙用鲜艳的颜色警告掠食者——不要吃它。特点:色彩鲜艳,容易被发现。作用:对敌害起预先示警的作用。例子:黄蜂有毒毛的蛾类银环蛇瓢虫(3)拟态: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免遭其他捕食者的侵袭,这是一种昆虫对另一种昆虫或植物形态的模仿。特点:酷似他物,不易识别。作用:利于避敌,捕食。例子:竹节虫枯叶蝶螳螂蜂兰活动二: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还有哪些呢?1、了解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青蛙冬眠乌贼释放墨汁壁虎断尾2、整理研究结果。给处在丛林、沙漠等不同环境中的士兵设计服装。板书设计:1、保护色:特点:不易被发现。作用: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例子:北极熊雷鸟变色龙比目鱼2、警戒色特点:色彩鲜艳,容易被发现。作用:对敌害起预先示警的作用。例子:黄蜂有毒毛的蛾类银环蛇瓢虫3、拟态特点:酷似他物,不易识别。作用:利于避敌,捕食。例子:竹节虫枯叶蝶螳螂蜂兰教学后记:学生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17、植物向哪里长(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征。2、过程与方法: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参与植物的向性实验的中长期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植物生长的向性问题,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植物向性实验。教学重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征。教学难点: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适应环境有关的问题,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参与植物的向性实验的中长期探究。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培养皿、不透光的纸盒、纸巾、剪刀、透明胶带、黏土或橡皮泥。教学过程:活动一:植物向哪里生长?1、初步感知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提示学生观察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植物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生长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1)大树的根为什么总向下生长?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教学内容:1、白天与黑夜2、昼夜的生物3、四季更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