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课备课教师:程建国修改教师:刘敏课题圆柱体积练习课第5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法合作交流学具多媒体教具环节提示教学内容时间学生活动设计时间以旧引新尝试导学检查尝试模拟导练尝试训练拓展延伸一、复习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二、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三第7题。学生思考: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需先知道什么?然后独立完成。2、练习三第5题。(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3、练习三第8题。(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练习三第9、10题(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3)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三、布置作业完成“一课三练”的相关练习。五、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说一说?5分钟25分钟9分钟1分钟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1、练习三第7题2、练习三第5题。3、练习三第8题4、练习三第9、10题(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完成“一课三练”的相关练习。总结5分钟25分钟9分钟1分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练习课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因为V=Sh,所以h=V÷S。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第一:操作首先让学生目标明确,也就是在操作之前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这个操作,而并非漫无目的,必须要有很明确的指向性。如:这节课的操作就是看图形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的问题。所以在操作之前可以先给学生一些要求:观察这个圆柱在变化过程中什么变了?怎么变的?什么没变?第二:操作要细致到位,要让学生清楚每一个环节,并能让学生思考这一过程中的数学问题。如本节课上,第一步先把圆柱平均切成两份。教师的手势一定要做到位,让学生看清是怎样切的?沿什么切的?教师可以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然后切开后让个学生观察什么变了?怎么变的?什么没变?可以放下去让学生讨论。发现:体积没变,高没变,底面积也没变。同时可以将一些表面积变化的综合问题渗透到操作中去,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