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用可靠性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目前汽车可靠性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国产汽车的可靠性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2-3-12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张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去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统计显示,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从另一方面来看,汽车的数量是大了,但汽车产品质量较低,且多数车型为全套引进的,无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发达国家也无法相提并论,至少存在10~20年的差距。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尽快创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就成为摆在汽车行业科技土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取决于汽车质量,而可靠性是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国内汽车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无疑与国内汽车行业应用可靠性技术的现状有直接的关系。说中国汽车企业不重视汽车可靠性,似乎不大公允。因为他们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项项质量整改运动中。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在面临效率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时作何选择?在市场严峻的竞争中,火急火燎地推出新车型,追赶研发进度时,是否会不自觉地牺牲产品的可靠性?可靠性工作的方法到底对不对?可靠性是事前预防还是事后救火?可靠性是设计部门的职责还是质量部门的职责?种种都是企业绕不开的问题,但现实是,他们根本不去多想。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汽车行业可靠性技术应用现状,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对从根本上提高国产汽车质量,对汽车工业应对入世考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汽车行业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现状1.可靠性技术的应用可靠性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它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下面简要概述一下我国汽车行业可靠性技术在几个环节的应用情况。1)设计阶段在可靠性技术循环中,产品的开发设计是质量工作的首要环节。如果产品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其质量就失去了基础。我国汽车行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可靠性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先进的技术逐步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在产品设计方面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先进的技术逐步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1991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建立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系统”(汽车CAD/CAM)通过国家验收,并开始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如东风汽车公司应用CAD/CAM系统开发生产了发动机水套和连杆模具、EQ153驾驶室,又如第一汽车集团开发了FK驾驶室车门。产品开发采用汽车CAD/CAM系统,在新产品投入试制前加入性能预估和结构分析,可提高产品设计阶段的可信度,减少产品定型的反复试制、试验次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另外,有些大型企业在汽车设计阶段还经常采用有限元分析(FEA),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汽车的开发能力。(2)传统的经验设计模式仍占相当比例。可靠性设计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可靠性目标值的确定、可靠度分配、可靠性预测、设计、优化等。但这些理论在我国汽车行业产品设计中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传统的经验设计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的汽车正向轻型化、重型化方向发展,而我国汽车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轻的不轻,重的不重。从理论上讲,各零部件及总成的安全系数稍大于1即可,但这并不会被大多数用户认可或接受。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非法超载的需要,设计部门只好按经验设计使用较大的安全系数。此外,我国汽车原材料与国外相比,其质量明显落后,这也是影响安全系数的一种因素。2)制造阶段我国汽车行业在制造阶段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现状具有以下特点:(1)新工艺、新技术推动汽车制造水平迅速提高。近年来,各企业在产品升级换代而进行的技术改造和高起点建设的轿车生产基地及相应的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以前仅是少数点上采用的新工艺,现在被普遍采用,而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技术也引入到我国汽车生产过程中。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与推广,不但使产品质量和精度得到提高,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新设备在生产线上采用。近年来新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