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竹画佳作赏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明代竹画佳作赏析.doc

明代竹画佳作赏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1-明明明明仇英仇英仇英仇英人物故事图人物故事图人物故事图人物故事图册页册页册页册页绢本重设色绢本重设色绢本重设色绢本重设色纵纵纵纵41.1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33.8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竹林品古》写文人雅士聚于竹庭之中,品评古玩字画,以细腻的笔触将情态一一表出,格调清逸。此图册用工笔重彩,在绚丽中呈现出精细、粗劲、灿烂、清雅等变化,可见其娴熟、高超的画艺。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2-明明明明杜堇杜堇杜堇杜堇东坡题竹图轴东坡题竹图轴东坡题竹图轴东坡题竹图轴绢本绢本绢本绢本设色设色设色设色纵纵纵纵189.5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104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故宫博物院藏杜堇(生卒年未详),有极居、古狂、青霞亭长等号,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古籍燕京(今北京市),成化中试进士不第,绝意进取。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取法南宋院画体格,最工人物,笔法细劲畅利,当时推为白描高手,又能作飞白体。亦善山水、花卉、鸟兽、界画楼台,严整有法。图绘一老者持笔对竹题诗,左侧一小童捧砚侍候,右侧一老一少旁观。背后巨崖衬托,石栏弯曲,竹林苍翠,枝叶繁茂。观其情节,应是“东坡题竹”的故事。人物刻划细腻,设色淡雅。东坡宽袍大袖,峨冠长髯,风度洒逸。衣纹多用“钉头鼠尾描”,劲健有力。竹午浓淡还近分明,枝叶赂背扶疏,笔法秀逸,清翠如水。左上题诗云:“竹色经秋似水清,小阑凉气午来生;新诗题上三千首,散作铿金戛玉声。极居杜堇。”下押二印,一印文不清,另一朱方印为“天青日白”。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3-明明明明归昌世归昌世归昌世归昌世风竹图风竹图风竹图风竹图立轴立轴立轴立轴纸本水墨纸本水墨纸本水墨纸本水墨纵纵纵纵146.2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44.7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广州美术馆藏广州美术馆藏广州美术馆藏广州美术馆藏归昌世(1574—1645),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崇祯末年以待诏征,不应。工诗词、古文辞,擅书画篆刻。擅写兰竹,笔墨松灵沉着,神趣横溢,在青藤白阳间。亦工山水,取法倪瓒、黄公望。传世作品有《风竹图》等。归昌世画竹,《无声诗史》称:“枝叶清丽,逗雨舞风,有渭川淇澳之思。”此图竹竿刚劲,竹叶随风,摇荡不止,而竹竿挺直不屈。笔势挺拔,着意表现竹的坚强气质,并含有清丽纵逸的情意,得宋元人墨竹的意态而自具新意。此画为其晚年之作。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4-明明明明金浞金浞金浞金浞双钩竹图双钩竹图双钩竹图双钩竹图立轴立轴立轴立轴绢本绢本绢本绢本设色设色设色设色纵纵纵纵150.5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83.2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金浞,生卒不详,明正统间人。字本清,号朽木居士,又号太瘦生,鄞(今浙江宁波)人,任中书舍人。官至太仆。篆、隶、行、草皆佳,绰有汉晋人风度。擅摹印篆,写竹石甚佳,其钩勒竹尤妙。此图绘坡上石畔高挺两竿修竹,枝干挺劲,竹叶茂盛,向背俯仰交错,浓淡相映成趣。石隙、草坡,新篁丛生,呈雨后勃发之势。双钩线条细劲,填染色彩清雅,颇得修竹新篁的秀劲潇洒之韵。此图为画家极少见的存世作品了。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5-明明明明吕瑞俊吕瑞俊吕瑞俊吕瑞俊竹雀图竹雀图竹雀图竹雀图立轴立轴立轴立轴绢本墨笔绢本墨笔绢本墨笔绢本墨笔纵纵纵纵153.2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84厘米厘米厘米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吕端俊,无生平记述。图中画湖石、丛竹。竹竿粗壮挺拔,竹叶茂密成荫,一群麻雀,或飞,或栖,或鸣,或食,活动于丛竹中,为竹林静中增喧。画法严谨,形象生动。以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空间上的幽深感,意韵空朦。明代竹畫佳作賞析资料:网络编制:YINGE-6-明明明明沈贞沈贞沈贞沈贞竹炉山房图竹炉山房图竹炉山房图竹炉山房图立轴立轴立轴立轴纸本纸本纸本纸本设色设色设色设色纵纵纵纵115.5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横横横横35厘米厘米厘米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辽宁省博物馆藏辽宁省博物馆藏辽宁省博物馆藏沈贞,生于1400年,卒年不详,明代画家。一名贞吉,号南齐、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唐律,善绘事,山水取法董源,略具烟林清旷、平淡天真之趣。此画山峰耸立,山岩脚下,丛竹苍翠,清溪湍流,杂树、山房、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