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太平天国起义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原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增加赋税,横征暴敛,使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加之鸦片和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村出现大批游民饥民,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增加农民的负担,引起人民多次起义。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广西是各种矛盾十分尖锐而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之一,起义武装遍及全省。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起义前,见于记载的农民起义达110多次。洪秀全是广东省花县官禄村人,1828年至1843年,他数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告失败,遂对清朝统治产生不满。最后一次应试落第后,洪秀全阅读了基督教的布道书《劝世良言》,把基督教的神权、平等思想与农民的平均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会”。1844年,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区发动群众。1850年7月,洪秀全命各地会众到金田村团营,到此年年底,会众达2万多人。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颁布的—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最终没有实行。2.《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己未九年(1859年)洪仁玕到天京担任军师初时上奏天王洪秀全陈述他向西方学习草拟的建国方案。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向洪秀全呈奏了一篇文章,称为《资政新篇》。这是他的一篇施政纲领,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意义:《资政新篇》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三、太平天国的败亡1.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从客观上来说,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而太平天国所反对的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反对清政府,并没有看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威胁。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自身便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是分散的小生产者,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的实践,太平天国虽然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2.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造成人员分裂、政局混乱,最后引致领导集团的分裂。1856年秋,正当太平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挑战洪秀全的地位,引致洪秀全下密诏诛杨,触发“天京事变”,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二万余人被杀,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太平天国走向衰落。并且洪晚年的洪秀全用人唯亲,不太信任外人,政事混乱,生活糜烂,军心更加涣散,太平天国便从内部慢慢开始瓦解、崩溃。3.在战略上,领导者也发生了错误,如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并且洪秀全信仰基督教但他传布的只是所谓的基督教,已经改变了其实质意义。所以未能争取外国支持,而后期清军却得到洋人支援,形势此消彼长,这边更加催化了太平天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