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三历史课件:通讯工具的进步.ppt
上传人:一吃****福乾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三历史课件:通讯工具的进步.ppt

【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三历史课件:通讯工具的进步.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下列有关中国电讯事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A、20世纪末,中国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二位B、20世纪90年代起,传真手段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C、20世纪后期,互联网也成为电讯事业的重要内容D、电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建国初期2.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3.(2009年上海卷15)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4.(2009年上海卷1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再见一、铁路与公路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①南方——水路:船;②北方——旱路:马车;③外出:轿子。铁路交通运输业:(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1)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3)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4)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1)“一五”期间(1953-1957)建成了宝成铁路;2)“二五”期间(1958-1962)建成了兰新铁路3)“九五”期间(1996-2000)京九铁路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4)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机车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1)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2)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3)改革开放以来:①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③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公路交通:(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1)表现:①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2)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②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公路网③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④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水运交通:(1)近代:起步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2)表现: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航空:(1)近代: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2)新中国成立后: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②改革开放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1)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2)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和能源危机1、近代中国电讯业的缓慢发展:(1)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②1877年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用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