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doc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交通事业的发展【学习难点】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材料二:近代火车站1940年的上海外滩(照片)民航客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根据材料二,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交通方式的出现?交通工具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3)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基础掌握】1、本课主要内容是:和2、中国铁路的修建经历了曲折的历程: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到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②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到的铁路。③,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④1905年,清政府派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⑤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⑦2006年,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20世纪90年代,国家更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⑧新中国不仅在铁路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而且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3、道路交通:新中国成立以前,20世纪初,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随之,外国近代技术传人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4、汽车工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举例:1957武汉长江大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5、水运与航空:水运: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纷在中国设立,控制中国水上运输。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打破了列强在中国垄断水运的局面。③后来各大口岸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的进程。④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获得较快发展。⑤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航运:①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航空线——北京至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条,航线总长近八万千米。④新中国初期,民航发展有限。⑤以后,逐步放宽并取消限制,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线和航班也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6、通讯工具的变迁:近代通讯: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②随后,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③20世纪初,上海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电话:①1875年,招商局架设有线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②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现代通讯: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②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纪第一。电话由变成。近年来,人们还通过发送电子邮件。【限时训练】1.“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2.铁路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之路充满荆棘,其原因不包括()A.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B.中国封建思想的阻碍C.社会长期动荡不安D.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单独设计施工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4.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时C.辛亥革命前夕D.抗日战争前夕【效果检测】1.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