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鸿朗****k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章末综合测评(一)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1~3题。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①地震、泥石流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1.A2.B3.A[第1题,地方病是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而产生的;而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和次生盐碱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以后者为主。第2题,地震、泥石流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火灾都可能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第3题,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两个特征;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现象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4~7题。4.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世界能源从__________开始进入“煤炭时代”()A.①B.②C.③D.④6.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出现在()A.①B.②C.③D.④4.A5.C6.A7.D[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阶段①~④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第4题,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时期在工业革命之前。第5题,世界能源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煤炭时代”。第6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第7题,在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南极半岛气温升高,暴雨骤增,已严重威胁企鹅繁殖,数以万计初生的阿德利企鹅因羽翼未成,被大雨淋倒,全身湿透,很快冻死。科学家认为,若暴雨天气持续,阿德利企鹅数目可能大减八成,甚至10年内绝种。据此回答8~11题。8.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变暖D.臭氧层空洞9.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喷发B.地壳的抬升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10.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1.材料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以采用下列对策缓解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8.C9.C10.A11.D[第8题,根据材料中提到南极半岛气温升高可知,该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第9题,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第10题,全球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从而使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而不是下降,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现南海的鱼种,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的生长期提前,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增加。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因而一方面要改变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加快对过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新加坡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12~13题。1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①用水量大②降水丰富③干旱少雨④污染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