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活动目标了解关爱自己的亲人及其他普通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活动重点1.通过亲身观察或到社会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2.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加工提炼,发现问题。3.通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课时安排活动全过程三周成果展示一课时活动时间说明本次活动计划在三个周内进行完毕:第一个周为分组及社会调查、搜集获取第一手资料阶段;第二周为整理资料、提炼加工阶段;第三周为展示交流阶段。活动设想: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平时体会最多的是被爱,却很少主动去关爱他人。通过这次活动,既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需要关爱的人,又可以让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爱”。通过这次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需要关爱的人)、分析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解决问题(怎样帮助他们)的能力。活动准备1.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由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衡,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社会调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节假日,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进行调查访问。调查主题为“寻找需要关爱的人”。搜集整理材料:除了将上面社会调查情况整理成可以交流展示的资料外,每个人还要搜集能体现爱心的文章、故事、诗歌、格言等,为下一步比赛做准备。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第一周)调查访问阶段1.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由课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本着自愿的原则,人数尽可能均衡,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2.社会调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节假日,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调查主题为“寻找需要关爱的人”,调查范围包括:观察身边伙伴及亲人,了解希望工程、慈善协会,参观福利院、老年公寓、盲校、聋哑学校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学校和有条件的家长要尽量帮学生提供方便;学生要深入实地,调查了解,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第二周)整理加工阶段将自己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整理加工,结合亲身感受体会写出调查报告。有条件的也可以拍照片,录音、录像,准备办个摄影展或做个多媒体课件,以备下一步展示交流之用。每个人还要通过网络、图书馆、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搜集能体现爱心的文章、故事、诗歌、格言等,为下一步比赛做准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出每一组的代表作品及参展人。第三阶段(第三周)展示交流阶段(设计展示会场,将教室装饰布置得具有一定节日气氛,如设计黑板报,灯光音响等必要的设备。提前由全班学生选出两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将所要展示的内容串联起来。由全班同学从每个组中选出两个水平高、具有公正心的同学担任评委。)一、主持人致辞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主持人上场致辞,说明这次活动的目的及大体程序。二、配乐朗诵围绕“爱”这一主题,将自己所写的诗歌、散文等,每组推选一篇。进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评委按一定标准进行打分。三、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每组从自己调查访问的事实或查阅的资料中,提炼出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选一名同学为代表,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生动、最能够打动人。评委按照一定标准打分。四、课件、摄影展示进行摄影或制作课件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展示本组的成果并讲解。评委按照一定标准打分。五、知识竞赛(1)“爱”的知识问答:题型分必答题、抢答题两种;主题是“爱”;范围包括我们学过的文章、诗词,或名著、名片、名剧、名人、名言等。(2)“爱”的歌曲连唱:要求唱带“爱”字的歌曲,看那一组唱得最多、最好。说明:以上两项比赛所有同学都可参加,评委将每人得分加到他所在小组的总分中即可。最后评出小组总分第一名及个人总分前几名进行奖励。六、七嘴八舌谈感受在以上展示过程中或展示结束以后,在教师和主持人引导下,每一名同学都可以起来谈感受。七、找出最需要关爱的人在以上活动结束以后,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针对上面内容评出最需要关爱的人(可以有几种)。八、爱心大讨论针对以上评出的最需要关爱的人,大家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么会这样),如何帮助,怎样避免等。九、爱心大奉献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已经奉献爱心的同学谈自己的经验体会,没来得及或没有条件奉献爱心的同学,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帮助他(她)。先在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评出最佳解决方案并落实有关人员着手实施。最后,在《爱的奉献》歌曲声中结束本课。布置作业每人写一份活动小结,记录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过程、感受及收获。活动小结通过这次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对“爱”这个字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