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如灵****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答案:C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水汽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D.臭氧的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大气中氮、氧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4.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①温度和密度②质量和成分③大气运动状况④大气变化状况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5.在大气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A.10℃B.6℃C.1℃D.0.6℃答案:B解析: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降低0.6℃,则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6.下列关于对流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赤道地区最厚②两极地区最薄③厚度无季节变化④夏季厚度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对流层的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对流层是空气对流运动的结果,对同一地区而言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夏季厚度大。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答案:A解析:对流层几乎集中了空气中所有的水汽、杂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A.平流层B.对流层C.高层大气D.中间层答案:A解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9.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特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10.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A.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C.空气湿度小,能见度好D.在高空,视野开阔答案:B解析:距离地面30千米以上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1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A,B,C。(2)A层大气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原因是。(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该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原因是。(4)C层中的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5)天气最复杂的是层,原因是什么?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迅速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4)电离(5)对流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及高度可以判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所以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导致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第(4)题,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5)题,对流层因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选考素养提升1.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