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小沛****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后·训练提升1.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汽和固体尘埃不会影响地面的温度B.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C.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D.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答案:C解析:干洁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组成。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水汽和固体尘埃的含量也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2.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氮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氧气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大气的组成成分及作用。二氧化碳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又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3~5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5.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A.温度为-50~20℃B.温度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温度约为-80℃D.最高温度约为40℃答案:3.B4.D5.C解析:由下往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因此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导致其升温;高层大气变化稍微复杂一点,随高度上升,温度先是下降,然后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中曲线相似的情况下,要从其温度值加以判别。电离层位于60~500千米的高空,主要原因是高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够反射电磁波。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运行轨道是在高层大气中。由图可知,高层大气最低温度约为-80℃,温度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上升。当地时间2017年1月16日7时31分,一架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机场附近坠毁。据此完成6~7题。6.一般认为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是较为安全的,那么该客机在飞行中的安全高度为()A.10千米以内B.13千米以上C.50千米以上D.3000千米以上7.据统计,多数飞机失事基本都发生在对流层中,以下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这一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空气密度最大C.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导致飞行环境不稳定D.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答案:6.B7.C解析:在大气垂直分层中,对流层因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此不利于飞机飞行,而且常因天气的极端变化给飞行安全带来威胁;而其上的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且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利于飞机飞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范围为10~12千米。8.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答案:C解析:虽然同步卫星对于地球来说是相对静止的,但所有卫星相对大气来说,是运动的,而且也会有摩擦发热的现象,但是,由于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比较小,卫星与大气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比较有限。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反映的是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请说明理由。(2)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哪些?(3)请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0~30千米高度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推测气流运动形式是。(5)C层中有若干层,强烈时,信号会受影响。(6)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答案:(1)中该地对流层高度为12千米,而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为17~18千米,在高纬为8~9千米。(2)地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3)如下图所示。臭氧(4)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对流(5)电离太阳活动无线电短波(6)逐渐变小解析:第(1)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为17~18千米,高纬为8~9千米。据图示对流层的高度为12千米,可以判定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第(2)题,对流层的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其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第(3)题,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该层大量地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增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