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2020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doc
上传人:甲申****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郎溪县2020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doc

安徽省郎溪县2020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郎溪县2020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考试(最后一卷)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24.我国畜牧业仅在夏商时代占有一定的位置,商代的大型祭祀尚用牲百头,西周则骤降至一牛、二羊、一猪,战国时代多个国家都已“庐田庑舍,曾无刍牧牛马之地”。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可垦土地狭小与人口增长的矛盾B.自然环境不适合规模化畜牧业发展C.小块垦殖精耕细作种植业的排挤D.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国有制25.以下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表以上图表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A.文官政治的发展走向完善B.地方治理体系基本框架形成C.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D.地方行政机构分权趋势明显26.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B.唐诗宋词的文学差异C.中国文化心态的演变D.古代制瓷工艺的进步27.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这一变化反映了该地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B.抑商政策发生转变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D.自然灾害时有发生28.光绪朝的荒政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晚清A.报刊初步具有媒体监督功能B.清廷中央集权面临挑战C.自然灾害引发省际矛盾冲突D.儒家仁政思想受到冲击29.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30.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际上去做的,要派干部,要转变思想”,并针对乡村工作准备转变的问题提出了“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这说明中共中央A.领导的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B.开展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土地改革C.具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战略31.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A.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C.意在彰显我国践行以法治国的理念D.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32.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有“向民众申诉”制度,或称上诉权法,如果对执法官的判决不服,公民可以向民众大会上诉,最后由民众大会作出有关裁决。它“被罗马人视为对市民自由权的最高宪法保障”。据此可知古罗马A.执法官的司法裁判权被剥夺B.公民权益受到司法民主制的保障C.民众大会成为最高司法机关D.确立了行政司法分权与制衡体制33.18世纪以来,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从商业与生产中撤离出来,转而投向国内外金融业。以下为1782年荷兰资本投放情况:总额10亿拂罗林(单位:百万拂罗林)以上信息反映了A.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衰落B.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C.荷兰掌握了国际金融霸权D.国际转运贸易中心的转移34.据表,苏联农业生产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局势恶化B.集体农庄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C.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D.世界市场粮食需求量逐渐减少35.1950年,美国正式实施“第四点计划”,针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保健、农业开发和教育三大领域的技术和资金援助。据此可知A.经济援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鸿沟B.马歇尔计划扩展到亚非拉地区C.美国在亚非拉奉行和平外交政策D.新民族国家兴起引起美国关注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唐朝开创了“四海威服,万国来朝”的昌盛局面。据唐朝政书记载,从唐初到玄宗开元年间,与大唐建立过外交关系的“四蕃之国”有近四百个。诗人王维对唐朝这一繁荣景象曾有诗言“九天闻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摘编自谢志东《拨云见日:你所不知道的唐朝与唐人》材料二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交政策的选择缺乏主动性,仅仅依靠外交的“均势原则”(即所谓“以夷制夷”论)……李鸿章毕生奉行“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是以列强间的矛盾和裂痕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