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冷霜****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仿真模拟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与等级分化制度无关联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答案】B【解析】【详解】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是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的分析理解。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但却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这表明A.“灾异示警”体现“君权神授”思想B.“灾异示警”不能制约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灾异示警”是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被广大统治阶级接受,说明这些思想有助于巩固统治,即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答案为D。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排除A。“灾异示警”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君权的作用,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C错误。3.据统计,北宋和南宋共有书院203所,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共有127所,分别占74%和21%,其中,江西有80所、浙江有34所、江苏有27所、湖南有24所。由此可知,当时A.南方政治社会环境相对的稳定B.理学家将教育与理学推广相结合C.科举制的发展促进了书院的兴盛D.经济重心变动助推文化重心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教育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书院盛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两宋时代政治社会环境并不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理学家将教育与理学推广,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书院主要分布在南方,并没有涉及到科举的影响。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需要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教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解答即可。4.朱元璋废丞相后认识到: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他设置殿阁大学士。成祖时内阁出现,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明朝内阁的形成和发展表明A.明初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专制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趋势D.宰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的复兴【答案】C【解析】【详解】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有了专门的属衙,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表明内阁职权渐重,内阁参与决策逐渐合法化,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对中央中枢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国家行政体系正常运行,故A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是皇权高度强化的表现,故B错误。依据所学知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丞相制度没有再被恢复,故D项错误。5.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完全占有中国市场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答案】B【解析】【详解】1843年-1847年输出值比1838年-1842年输出值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的商品输出,故B正确。从图中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不是持续增长,如1848年-1852年的输出值比1843年-1847年输出值出现了下降趋势,故A错误。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要读懂“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使1843-1847你那英国对华商品迅速增长。6.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