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docx
上传人:雨巷****轶丽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docx

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恣蚊饱血的典故,欢迎大家参考!成语恣蚊饱血拼音ziwenbǎoxue故事讲述了一个孝子在蚊虫肆虐的时候,怎样不让亲人遭受蚊虫之害。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则故事。吴猛是晋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吴猛家里很贫穷,床塌上没有蚊帐。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觉。八岁的.吴猛心疼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睡个踏实觉,他想了一个办法。每到晚上,吴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细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吴猛却任蚊子叮咬吸血,一点也不驱赶。吴猛认为蚊子吸饱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会去叮咬父母,八岁孩童的这种想法真是可笑,却让人笑不出来。虽然其法不可取,但只有对父母爱到极点,才会有痴傻的行为,这是一颗多么纯净的童心啊!从一个孩童的心灵表现出人性的纯真一面,即是孝,这种骨肉之情的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恣蚊饱血原文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注释[1]晋:晋朝。[2]至孝:见前文《二十四孝》注(1)孝感动天【注解】[4]。[3]榻[(音:tà):睡觉的地方。[4]帷帐(音:wéizhàng):帐子,帷子(周围遮挡的布,类似蚊帐)。[5]攒肤:这里的意思是很多蚊子咬人。[6]恣(音:zì):肆意,随意,放纵。[7]渠:代词,他,指蚊子。[8]驱:驱赶,轰走。[9]噬(音:shì):咬。[10]亲:父母。[11]矣:助词,不表示意思。[12]膏血:浓血,血多的意思。[13]帏:帐子。译文晋朝人吴猛,八岁儿童,非常孝顺,伺候父母极其周到细致。他的家境贫寒,睡觉的地方没有蚊帐。每到夏天夜间,很多蚊子咬人,吴猛让蚊子随意地咬自己,吸血吃饱。虽然蚊子很多,却不驱散,惟恐飞离自己去咬父亲。爱护父亲之心无微不至。炎热的夏天夜晚没有蚊帐,蚊子多也不敢驱赶一只。让蚊虫随意噬咬自己吸个饱只为不飞到亲人的房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