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夹课程所概览课程研究教材研究案例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最新文章资源下载课程论坛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研究>>专题研究>>课堂与教学新课改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王海斌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摘要: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落后,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思想政治教学重形式而轻内容;新旧教材衔接跨度过大,教材版本单一;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轻视;选修课开设有名无实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笔者进一步探究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词: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通过各方面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还是不高,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2001年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实验,2003年又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自此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新高中课程不仅关注了教育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关注了人的发展需求;不仅重视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同时也重视了育人这一教育的本质功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通过在个别实验区的进行,自推行以来已取得了不少成绩:教师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所转变;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学校呈现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等等。但与此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单就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凸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地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新课改过程中凸现的问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定性: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灸谌荩灰佳裘芙岷嫌胱约合⑾⑾喙氐木谩⒄巍⑽幕睿?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这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层面看,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制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各门基础课程的共性亦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理念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新课程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通力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却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对新课程存在陌生感、距离感甚或畏惧感,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