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产品质量检验员培训心得产品质量检验员培训心得1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确保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是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因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顾客才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公司才会所以而获得利润,并以此保障广大员工的生活和股东的红利,公司才得以健康发展。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更多质量优良的产品这是顾客共同的愿望,所以公司必须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确保源源不断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等均比不上别家公司,那么就不会有人购买它的产品,更谈不上赚取利润,而没有利润的公司出路仅有一条那就是关门。质量良好的产品,是每一个顾客所热切期望的,同样,质量良好的工作结果,也是每一位上级所热切期望的,所以,我们要按照程序要求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开展各项工作。如果一件工作或一个产品做完之后,才发现其质量不合格,那不仅仅浪费了劳力,也浪费了时间和原材料,所以,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及早发现质量不良的情形或先兆,就可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浪费。在质量问题上对于顾客而言,100-1=0,也就是说1%的微小质量错误,却可能带来100%的损失。关于质量意识问题,我们不得不提海尔:海尔传播质量意识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曾轰动全国,而后被广泛传为佳话的砸冰箱事件,用海尔人的话说,那不是砸烂76台冰箱,而是砸烂了原先低劣的质量意识(砸烂的76台冰箱不是不能用,而是存在缺陷,如外观有瑕疵,当时买冰箱都凭票供应,流向市场就是畅销货,所以有许多老工人期望能处理给他们,砸冰箱时他们都泪流满面。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76台冰箱当时不砸的话,也就没有今日辉煌的海尔)。以低劣的质量意识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是不可想象的。一、对质量的认识和要求1质量就是贴合要求,并非越高越好产品在质量就是贴合要求,贴合客户要求和行业标准要求,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一味地追求高质量,势必增加额外的成本,而加重负担。例如,一个尺寸要求能够偏差+-0.5mm而没有影响功能,就不要定在0.1mm,因为标准越高,生产的难度自然就越大,这明显影响到生产效率,如果较低的标准都能够满足要求,自然生产效率就越高,次品率就会越低。2质量观念必须正确。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品质是由人做出来的,品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如果人员的品质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如果有正确的质量观念,则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相反,就会反感,忽视质量工作,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思想决定行动绝大多数是管理者和工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生产作业的产品质量状况。1.如果你认为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比率在97%是合理的,那么你就必须不会持续改善这3%的次品率。2.如果你认为生产过程中堆积产品是很正常的事,那么你就必须不会去改善那些产品堆积的问题。3.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你必须不会再想办法去完成它。因而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质量观念,那就是所有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任何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3第一次就要将事情做好。对于产品,我们必须第一次就把质量做好,避免返工以浪费材料、时间和人力,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生产。而对于程序和工作步骤方面,第一次就做好,更能够避免相关人员在按照这些程序或指引工作时出现错误。4质量,并不只是质量部的事,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必须为产品质量负责。工程部负责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质量,采购部负责外购件的产品质量,生产部负责生产产品和外协加工产品质量,质量部负责对产品进行抽检和测试以确保以上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和行业标准要求,搬运部负责产品。二、良好的质量意识会给公司与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我们都养成良好的质量意识将会给公司带来的好处我归纳了以下几条:1.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2.降低我们的损耗;3.增加公司信誉及客户满意度;4.加快公司产品的流通;5.提高我们的产能;6.减少工作时间;7.相同时间内提高我们的收入;8.提高产品的合格率;9.减少不必要的返工;10.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我只归纳了以上几点,可能还有很多的好处。三、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会有什么好处没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习惯,不但公司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相信在坐各位同事本事将会大打折扣。如果大家都没有养成好质量习惯,生产的产品质量将会出现恶性循环,产品的质量不但不能提升,反而会更加差,我们的订单将越来越少,迟早一天,我们都会去重新找工作。如果大家对公司还有一感情,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没有良好质量习惯,我们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返工的工作中去,不断地跟客户解释与道歉当中。不断地降低公司的信誉其次,公司的所有品管人员,不但要做好自律的工作,还要不断提醒其他部门的同事,不要做一些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发现不良行为要立即纠正。第三,公司的同事,要相互监督与提醒,发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