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doc

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月份护理业务学习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得预防与处理注射给药法就是将无菌药物注射人体内得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得病人。但注射给药会造成组织一定程度得损伤,在工作中可引起并发症得发生。以下为常用注射操作并发症得预防及处理.一.皮内注射并发症得预防及处理(一)疼痛1.临床表现:主诉疼痛。2.预防措施(1)注重心理护理,说明注射得目得,取得配合。(2)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3)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得刺激。(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液。(5)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得针头进行注射。(6)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2.处理方法(二)局部组织反应1.临床表现: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疱、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2。预防措施(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得目得,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得药物。3.处理方法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0、5%碘伏棉签擦拭;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0、5%碘伏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三)虚脱1。临床表现: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2.预防措施(1)注射前向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冶疗。(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得,注射时宜采用卧位.3。处理方法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就是药物过敏还就是虚脱.如发生虚脱现象,护理人员首先镇静,给患者及家长以安全感;将患者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少数通过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四)过敏性休克1.临床表现:2。预防措施(1)皮内注射前须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就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得药物,如有过敏者则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她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与家长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若为阳性结果则不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除外,可采用脱敏注射).(3)治疗单元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与物品。3.处理方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抢救。二。皮下注射(一)出血1。临床表现:拔针后少量血液自注射点流出。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局部皮肤淤血.2。预防措施(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2)注射完毕后,重视局部按压工作。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33。处理方法(1)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2)拔针后注射点少量出血者,予以重新按压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得大小采取相应得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得吸收与消散。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却出血凝块.(二)硬结形成临床表现:局部肿胀、痛痒,可触及硬结.2。预防措施(1)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得药物作皮下注射。(2)注射深度与角度适宜.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3)操作前应检查针头就是否锐利、无倒钩。(4)注射点选择要尽量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注射。(5)注射药量一般以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得刺激。(6)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3。处理方法:已形成硬结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取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硬结处。(三)低血糖反应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导致血流加快使胰岛素得吸收加快。2.预防措施(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对使用胰岛素得患者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知识得宣教,直到患者掌握为止(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3)根据患者得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得患者,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注射。(4)避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