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邻家****曼玉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后篇巩固提升1.下图为姜寨遗址复原图。该复原图反映出中国早期原始文明的突出特征是()A.社会等级B.南稻北粟C.聚族而居D.贵贱有别答案C解析由姜寨遗址复原图中的房屋布局信息可知,中国早期原始农耕社会的人们过着聚族而居的生活,故C项正确。社会等级、南稻北粟、贵贱有别从图片中无法体现,故A、B、D三项均可排除。2.距今6000年至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论断来自()A.史诗B.神话C.文献D.考古答案D解析距今6000年至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的基本形成,是通过考古发现的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农作物种子得出的结论,故D项正确。3.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采集经济的出现B.畜牧经济的出现C.渔猎经济的出现D.种植经济的出现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讲的是神农氏制作农业耕种工具耒耜,教人们进行农业耕作,反映的是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变化,故D项正确。4.促使远古居民由迁徙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A.原始农业的发展B.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C.自然环境的变化D.贫富贵贱分化的出现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远古居民的生活逐渐由迁徙、游牧走向定居,所以掌握原始农耕技能是远古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故A项正确。5.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错误答案B解析根据“《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可知,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对《夏小正》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故B项正确;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并非没有价值,故A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夏小正》研究角度不同产生认识差异,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错误。6.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换个油盐钱。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消费习惯D.畜牧业发达答案A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一俗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这一观念是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而出现的,故A项正确;B、C两项与自给自足的特征不符,故排除;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也可排除。7.《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豭”“豕”皆为“猪”的意思,由“豕居之圈曰家”可知是家畜饲养,故A项正确。8.有人认为,潮汕方言当中,男人意为“打捕”,女人意为“煮娘”。这可能反映了古代潮汕地区()A.男女分工明确,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纯粹的海洋渔猎文明,不存在农业生产C.男女平等,排斥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D.女性居于家庭主导地位,男性地位不高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男人意为‘打捕’,女人意为‘煮娘’”等信息可得出古代潮汕地区男的外出捕鱼,女的忙于家务,说明了男女社会分工比较明显,且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因此A项正确。9.下面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重农抑商B.南稻北粟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分别是汉代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耧车和唐代的曲辕犁,它们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农业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精耕细作的重要表现,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政府政策,图片中并未体现政府政策的信息,故A项错误;南稻北粟是农作物种植格局,题干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图片中没有男女的家庭分工,故D项错误。10.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关于洪水的记载,在埃及有《尼罗河颂》,在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说明()A.人类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于大河流域B.早期文明往往因为洪水泛滥而被毁灭C.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密切相关D.大河灌溉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相关史实均强调了大河的洪水泛滥等信息与古代农业文明有关,这说明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区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综合检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