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是丹****ni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渔猎C.渔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解析】选A。开始于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故选A。2.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期的生活状况【解析】选C。由题干可知,古代人民都吃野兽和鸟类的肉,到了神农的时候,人民太多了,禽兽不够吃,于是神农根据自然时令,土地的肥沃程度,制作耒耜(农具),教人民劳作,教化他们,使人民适应(农业生活)。反映了人口增长导致通过渔猎方式获得的食物供给不足,从而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出现,故选C。A、B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白虎通义》是后人的著作,D“真实”说法错误,故排除。3.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选B。题目材料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多处,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据此①③符合题意。结合材料及我国古代南稻北粟的种植特色,可知②符合题意。但材料反映不出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故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带④的C、D。4.《周书》载:“神农(炎帝)耕而作陶。”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作随葬品C.原始农业发展促使手工业产生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贫富分化【解析】选C。“神农(炎帝)耕而作陶”描述的是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方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描述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故A错误;从“神农(炎帝)耕而作陶”中看不出随葬品中有大量陶器,故B错误;“神农(炎帝)耕而作陶”其中“耕”是农业,“陶”是手工业,说明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物品逐渐有了剩余,即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产生,故C正确;“神农(炎帝)耕而作陶”不能体现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贫富分化,故D错误。5.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A.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B.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D.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解析】选B。材料中男子耕种,女子从事家庭副业,体现出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形式,故B正确;妇女地位在封建社会一直低下,故A错误;材料中属于经济模式,与土地兼并无关,故C错误;材料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故D错误。6.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古代农业生产体系指的是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比较系统的配套的体系。原因主要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水利工程的相继兴建。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①②③正确,④是生产体系形成的结果。故选A。7.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解析】选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快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灵渠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沟通了湘江(长江水系)与漓江(珠江水系),为开发岭南起了重要作用。据此A、C、D说法符合所学,B错误,灵渠开凿时秦已统一六国。8.《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初年“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3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1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