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镜塘夫妇合影(四十年代摄于杭州).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钱镜塘夫妇合影(四十年代摄于杭州).doc

钱镜塘夫妇合影(四十年代摄于杭州).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钱镜塘夫妇合影(四十年代摄于杭州)数青草堂典藏名画记—钱镜塘鉴藏经历述略/唐勇刚钱镜塘晚年像中国嘉德2002秋季拍卖会上,海上鉴藏名家钱镜塘所藏的《明代名人手札》通过定向拍卖的方式,以99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最终入藏上海博物馆,同时也创造了当年古籍善本类拍品的最高成交纪录。2005年,钱镜塘旧藏的一幅名为《华祝三多图》(又名《华峰三祝图》)的任伯年画作,则以286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同年六月,明代画竹名家夏昶的一幅《閏谷清风图》也以154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此幅作品同样曾为钱镜塘所有。在古代书画拍卖市场上,钱镜塘的旧藏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已不是一次、两次了。经他鉴藏过的书画作品,一旦出现在拍卖市场,往往就会成为众多藏家所关注的焦点。钱镜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初七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原名德鑫,少时名锦棠,因此后得字镜塘,以字行,号鹃湖渔隐,晚号菊隐老人。数青草堂则是钱镜塘的室名。钱镜塘的祖父钱笠群、父钱鸿遇都曾是海宁地方名流,通书画、喜收藏。尤其钱鸿遇(字祖来,号时行,1865—1917年),山水宗法名家戴熙,在地方上颇有一些名气,浙江省博物馆现藏有其多幅作品。钱镜塘为钱鸿遇独子,自幼就在父亲言传身教之下学书习画,培养了热爱书画艺术的秉性,其书画鉴藏知识的最初来源,亦直接得自于他的父亲钱鸿遇。钱家的远祖可追溯到晚唐的武肃王钱骵,钱骵在唐昭宗时受封为越王,后又受封为吴王,至五代后梁太祖又封其为吴越王。钱氏家族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分居于江浙各地。钱镜塘家的祖产位于海宁盐官的晏瓦坝,与清代大学士陈元龙的祖居隔街对望。至祖父、父亲两辈,钱家家境尚好。及至父亲过世之后,家境则大不及从前,将至成年的钱镜塘开始在海宁硖石的一家丝绸行里学徒并学习经商。此时的他,闲暇时经常摆弄砚台、折扇和一些名人字画,已薄有一些收藏。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成年后的钱镜塘作出了一个影响其一生的决定,他变卖了海宁的祖产并携带自己的书画旧藏举家迁往上海,以谋发展。三十年代的上海,已是远东的国际大都市、世界第五大城市,经济发展迅猛,更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艺术活动十分兴盛。钱镜塘早在丝绸行学徒之时就有机会往来于上海和海宁两地,并敏锐地觉察到了迁居上海所能带来的各种机会。初涉上海滩,钱镜塘不过二十出头、少年意气。如何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行业,既可以开创自己在上海的事业,同时又能满足自己收藏字画的嗜好呢。钱镜塘最终决定放弃自己原先从事过的丝绸行买卖,转而开起了古董行,专门经营名人书画。收藏界所熟知的“六莹堂”就是钱镜塘在上海所开设的古董行宝号。日后他在书画鉴藏界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放弃丝绸生意转而从事自己更擅长的书画经营及收藏的正确性。六莹堂最初开设的地点是在上海市的复兴路,至于其开设的确切时间,目前已难以知晓。不过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民国24年(1935年)11月22日至26日,钱镜塘就曾于上海市北京路贵州路湖社大厅举办了“六莹堂古今书画第三次展览会”。这也意味着在1935年11月之前,钱镜塘还曾以六莹堂的名义举办过至少两次展览,六莹堂在上海地区的书画经营活动也应该早于此时。钱镜塘迁居上海之时携带了一批家中的旧藏,其中包括著名的《雪竹图》和传为董源的《山水图》,加上自己所积攒的2000元大洋,这就是钱镜塘在上海开始书画经营和书画鉴藏活动的最初基础。由于经营有道、善于钻研,至1936年9月之时,钱镜塘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书画展览,六莹堂在上海书画界也开始小有名声。通过不断举办书画展览,钱镜塘开始逐渐掌握了书画鉴藏所需的各种资源,从1935年到1949年,前后14年的时间内,钱镜塘举办过至少44次书画展览,其中以六莹堂名义举办的古代书画展就达34次之多。此时其本人也开始逐渐为更多的书画界名流所认可,社会交往日渐频繁。除去张宗祥、钱君俗、谢磊明等同乡旧好之外,其时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书画名家、鉴藏家、文化名人如程璋、吴湖帆、张大千、张石园、张葱玉、唐醉石、高络园、陈巨来、王个砥、朱屺瞻、唐云、来楚生、江寒汀、刘海粟、陆俨少、朱镜波、郑逸梅、钱崇威等大多因为书画而与钱镜塘结缘并交好。其中与吴湖帆的相识,对于钱镜塘的书画鉴藏生涯尤为重要。吴湖帆对于钱镜塘的书画鉴藏事业,可谓颇有提携之恩。钱镜塘初涉上海书画圈之时,吴湖帆带他参加一个书画家的聚会。此时的吴湖帆在书画界地位显赫,但是却对比他小十多岁的钱镜塘处处关照,一些书画家对此颇为不解,吴湖帆于是指着钱镜塘对他们说:“你们不认识他,怎么算得书画家?”在钱镜塘的心目中,吴湖帆无异于良师益友,二人坦诚相对、惺惺相惜,交情前后长达三十余年之久。四十年代中期之后,两人的来往更为密切,几乎每天都会见面探讨书画鉴藏之事,钱镜塘每得佳作,也必定会请吴湖帆过目,如果确系真迹,则请吴湖帆题签或作跋。因此钱镜塘的藏品中,不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