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水三千 踏浪如飞----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击水三千 踏浪如飞----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doc

击水三千踏浪如飞----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击水三千踏浪如飞——2011届高考语文百日备考方略高考语文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考试的心态上,还可能失在答卷的技巧上,这其中的任一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更是我们高考语文百日备考的关键。在这100天里,考生能否把一些分散的知识点归纳到知识的网络中去,能否对知识点握形成是全面、完整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100天后“收网”的成效,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当前应采取归纳静悟和感觉训练双线并行策略。以下为笔者结合历年经验梳理出来的个人理解,希望对考生“归纳静悟”环节有所启发。第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试题有四道,语知选择题和语言应用题各2道,总15分。语言基础知识题,涉及面广,不少考生觉得面宽量大,干脆放弃复习。其实,百日高考冲刺的这一段时间里,考生还是需要做一些基本整理的,尤其是语音选择题和成语辨析题。语音选择题是每年的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它们重新“包装”,或改头或换面,翻新考查,考生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而“常用”二字,界定出的也只是宽泛的范围(3500常用字)。鉴于此,考生很有必要将做过的高考真题和阶段模拟中的语音部分再次梳理,标注或记录还需核实和记忆的词语,减去在平时学习中已掌握了的熟悉字,整理出个性化的“易读错字”汇编表,以便重点记诵。成语辨析,是“正确使用词语”的一个命题分支,是江苏考查词语的重点内容。成语多来源古代书籍,是文言文经典表达的浓缩和继承。从某种意义上说,成语辨析,是考查古汉语经典词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环境的搭配使用。因此,判断成语使用正误必须根据该成语使用的具体语境,权衡比较四个选项,选出认为最最符合要求的。备考过程中应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练过见过,一定要掌握;而且应该清楚明确和适时运用基本的辨析角度(意义相符、色彩相符、得体适当)。辨析与修改病句,江苏以辨析选择为主要考查形式。攻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熟悉考纲规定的六大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并能熟知六大病句类型的常见“病症细节”。比如应格外敏感;两面词(注意搭配和语序);否定词(可能是多重否定的得当与否);代词(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关联词(本身能否搭配,位置是否正确);句首介词(考虑主语残缺);并列短语(考虑成分的包含、语序以及搭配等);较长的宾语(注意成分残缺或搭配);看到数字(要注意数字前后是否矛盾,“下降”用倍数);看到半拉子文言结构(注意是否句式杂糅)。至于习题,精练即可,切勿贪多,混沌一片。病文修改,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方法主要参考病句辨析的答题技巧,应注意答题细节规范。语言应用题,主要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分值9分,试题2道。但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5大块12个小点,内容更为庞杂。考生不必细分深究,对这一块的考查更多是与其他形式联合起来考查,除了掌握诸如下定义等特别格式要求外,作答时特别注意注意“应用要求”即可。总之,审题要仔细(如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条件要符合(如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全面),形式要限制(如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的句子,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考查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能力,分三块命题,共37分。第一块,是常见名句名篇的内容填空,分值8分,试题6~8题。就江苏历年高考来看,本考点课内课外的考查大多是“7+1”的模式,偶现“6+2”的格局,大多名句还是在考纲规定的39篇当中,因此建议考生,不如先死死地扣住规定的39篇,稳稳拿住那固定的“6~7分”。拿稳这固定分,除了走好“读熟”、“背会”这关键的前两步外,还得在第三步“看准”上狠下功夫:一要看准39篇中的重要语句和常见的蕴涵较深刻、意义流传较广的著名语句;二是看准39篇句子中的“音近字”、“通假字”和“难写字”,规范书写,不连不绕。“浅易文言文”,是本大题的第二块,试题有6道,3道选择外加3句翻译,共19分。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中紧扣现行教材比较突出的一个板块,纵览近年命题,不难发现,就选文范围而言,大都是截取史书中的人物传记或名家散文作为阅读内容。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这一高考选文标准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备考的角度,建议考生对各种类型的选文都能有所接触和训练,以培养对类似文段的感觉力,增强答题的自觉意识。就快速读懂文言内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