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备考的几点思考备考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备考的几点思考备考课件.ppt

高中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备考的几点思考备考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语文备考的几点思考一、备考目标的确定及其导向作用二、备考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对策三、“三优化”策略的落实与反思一、备考目标的确定及其导向作用广东实验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广州市、广东省前列,高考升学率、各科平均分、高分人数及比例均名列全省前茅。2010年高考重点率:76%(理科)、80%(文科)语文平均分:111.45高分段(尖子)——重点率——本科率——单科平均分广东实验中学2010高考理科总分:2人进入全省前10名,8人进入全省前50名,11人进入全省前100名。文科总分:1人进入全省前10名,5人进入全省前50名,8人进入全省前100名。文科重点率为80%,理科重点率为76%,理科上重点人数列广州市第一名。1.备考目标的确定:高分段(尖子)——重点率——本科率——单科平均分2.强调阶段目标指向的明确性。学生在备考的投入程度和实际表现决定我们备考工作的成败。为了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需要明确阶段工作的目标。实施“四步走”策略。第一步(高三开学)通过提出近、中、远目标,制定计划,明确要求,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第二步(第一学期结束)通过联考,检查目标实现情况,横向比较同层次学校的水平差距,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第三步(“一模”后)侧重表扬进步和成绩优秀者,总结优秀学生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学生树立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第四步(“二模”后至临考前)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的优势,传递高考的最新信息,调控“考前热身”(“三模”)的难度,提供临场应考的具体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带着必胜的信念步入考场。二、备考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对策制订计划的依据:尊重教学和考试规律,讲求有序有效备考。板块内容的难度、赋分各板块的排列组合次序学生阶段性的通过情况遵循教学和备考规律:讲究教学备考的计划性、渐进性和实效性。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考纲要求,合理而有序地进行新课教学和高考考点复习。1.强调计划性,条理性。八月份,各备课组要在认真吸取历届成功的备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年级实际情况,制定整学年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2.强调计划的透明性。在第一轮复习前(上学期中段考后)、下学期开学、“一模”后的查缺补漏(即第二轮复习)、停课复习前这几个阶段,均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公布计划和提出要求。3.计划实施的灵活性。计划是为目标服务,是为学生有效提高服务的。快步走,适度回头。三、“三优化”策略的落实与反思“三优化”: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外管理“成功在课堂”:我们一直认为,课堂是学科教学、备考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我们教学、备考质量的重要保证。高三课堂教学更要追求有效性、实效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1.深入领会“以人为本”的高三教学备考新理念以人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建基于课堂教学的拼搏和提高。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质量。2.强化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体评卷的制度化1个中心:一荣俱荣,打好每一场团体攻坚战;2个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4个统一:统一要求,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训练测试;6个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专题、定重点难点、定教学素材。3.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备考中,应以教材为载体,将新课教学与高考考点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考纲要求,合理而有序地进行新课教学和高考考点复习。不冒进,不拖拉;讲落实,不走过场;重方法指导,不搞“满堂灌”;重精练精讲,不搞题海战术,讲究课堂实效,踏踏实实地落实每一个考点。1.该教师课堂设计是认真、充分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意的数据读解:第2项“该教师讲课生动,能激发我的兴趣”、第4项“该教师的教学能注重学生参与,能启发我主动学习”与教师们最关注的第15项“我欢迎该教师继续给我们上课”的A、B率(即“完全赞同”和“赞同”)最接近。做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根据测试反馈数据作适度“回头”学生“点菜”,老师按单制作烹调备考中谁更聪明?4.强调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训练是检测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复习的各个阶段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解题能力的训练,年级统一安排周六的测试时间,阶段性检测的时间,将下午第八节的自习课时间分配到各学科,由学科自行支配,要求老师不要使用成题、套题,必须对试卷作分析比较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