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卫生标准体系简述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疾病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战胜疾病,保持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头等大事。在人类对疾病的反复抗争中,不断地认识到疾病预防对保障健康的重大意义,由此产生了医学科学的重要领域——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人类生活、劳动和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予以防范,卫生标准就是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一种重要形式。另外,随着医疗服务和保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日趋复杂,人们也不断地认识到规范医疗服务与保健技术对于提高疾病治愈率的重要性,由此催生了对各种医疗和保健服务技术的标准化要求。由此可见,卫生标准是指一系列与保护人体健康相关的技术规定,是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保健实施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一.卫生标准的基本概念与属性(一)卫生标准的基本概念1.病原病因学说与卫生标准医学科学认为,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原因的疾病。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特异性的生物性病原体引起的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的疾病,。而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则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大体上可分为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社会性等致病因素。一般说来,致病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也就是说当人们受到一定量的致病因素的侵袭时,便可能发生疾病,这种关系在非传染性疾病尤为明显。因此,必须将人类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接触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WHO在2002年出版的《ReducingRisks,PromotingHealthyLife—TheWORLDHEALTHREPORT》中再次强调指出,通过“危险性评估”可以确定人群能接受的有害物质限量。所谓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便可以作为标准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管理,所以说,病原病因学说是产生以及与此相关的卫生标准的主要正是基于以上科学学说的产物。2.疾病的诊治是应该规范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除了医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灵活采取一些针对性治疗方案以外,而医疗过程的某些条件和操作行为应该予以规范,比如通过规范医院的设计与建筑可以减少医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规范医疗设备和人员以及环境的消毒可以避免院内感染、规范采供血以及输血措施可以保证输血安全等。所以,与疾病诊治相关的技术要求也是我国卫生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3.卫生标准与卫生标准体系的概念为了使得各项与疾病预防和诊治相关的技术要求能得以实施,应将其转化为标准的形式,因为标准在管理工作中具有特定的作用和意义。标准的定义与特征标准是一类技术性文件的总称,它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说得简单点,标准就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技术要求。由此可以认为,标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基于实现规范经济与社会行为为目的的管理性,可以说,规范经济与社会行为是确定是否形成标准的的前提条件。当然经济与社会行为的规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政府实行的强制性管理,二是社会自律(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律)。用于政府强制性管理的标准也就是强制性标准。标准的第二个基本特征就是技术性,所以,标准不同于其他法律法规或在管理程序方面作出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标准在特定范围内的统一性,标准之所以成其为标准,就是标准是对某一个特定事物的统一要求,大家无一例外地都得使用这个要求去评价、衡量这个特定事物。(2)卫生标准的定义卫生标准是对疾病预防和诊治过程中各项管理事项所作的技术规定。它是以保障人群健康为目的,以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及其管理的科学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依据,经与相关各方协调,由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审查批准,以特定的文件形式发布。卫生标准具有一般标准的上述基本特征,但由于公共卫生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所以,卫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政府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这是卫生标准与其他一般标准的一个重要区别(以下将另行阐述)。卫生标准体系的定义卫生标准体系是所有卫生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因为相关的各项卫生标准与在疾病预防和诊治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各项卫生标准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如卫生标准体系中的食品卫生标准和饮用水卫生标准分属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管理范畴,但两项标准都分别对食品和饮用水中的铅等有害物质进行了限量规定,这样我们就能从食物和饮水两个方面控制铅对人的健康危害,否则管住了食物中的铅,却仍然存在着饮用水中铅的健康危害,这样我们就不能实现有效地预防控制铅健康危害的目的。再如,有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我们还必须有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方法,否则就难以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