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编程实厂经验.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cnc编程实厂经验.doc

cnc编程实厂经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YPERLINK"http://www.uggd.com/forumdisplay.php?fid=64&filter=type&typeid=7"分享]CNC编程师工厂经验(学校里学不到的)HYPERLINK"http://www.uggd.com/tag-CNC.html"\t"_blank"CNC,HYPERLINK"http://www.uggd.com/tag-%CA%A6%B9%A4%B3%A7.html"\t"_blank"师工厂,HYPERLINK"http://www.uggd.com/tag-%BE%AD%D1%E9.html"\t"_blank"经验HYPERLINK"http://www.qihoo.com/wenda.php?kw=CNC&do=search&noq=q"\t"_blank"CNC,HYPERLINK"http://www.qihoo.com/wenda.php?kw=%CA%A6%B9%A4%B3%A7&do=search&noq=q"\t"_blank"师工厂,HYPERLINK"http://www.qihoo.com/wenda.php?kw=%D1%A7%D0%A3&do=search&noq=q"\t"_blank"学校,HYPERLINK"http://www.qihoo.com/wenda.php?kw=%BE%AD%D1%E9&do=search&noq=q"\t"_blank"经验1.明确编程师的职责---对其负责模具的整个CNC制造过程中加工质量、加工效率、成本控制、出错控制负全部责任。2.编程师接到新模时必须对模具的要求有所了解,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前后模使用的钢材,产品公差要求、啤塑材料。分清楚哪里是胶位,哪里是PL面,哪里是碰穿、擦穿,哪里可以是避空的。3.编程师接到新模后,原则上第一时间开铜料清单,填写清单前必须先将铜公拆好,可以是未修整好,但要有掌底大小,确定铜公编码、火花位大小。必须在2天内开出第一批铜料,10天内开完所有铜料,可分为4次出物料清单。4.铜公粗、幼公的施工图分别用2张施工图填写,火花位必须填写到指定的地方。可以在旧机床加工的工件,请在施工图机床一栏与相应机床打“√”,必须在高速机加工的工件要在备注栏里注明。不能在CNC施工图纸完全表达清楚摆放方向的工件,必须附有打印的方位图,能让人一目了然。钢料要亲自对照实际工件,确认基准方向、工件尺寸及加工面。5.钢料开粗时,Z下刀量0.5-0.7mm。铜料开粗时Z下刀量1.0-1.5mm(内部开粗1.0mm,基准边开粗1.5mm)。6.平行式精铣时,ma×imumstepover按“精加工平行式最佳等高参数表”来设定。精铣前余留量尽量留小点,钢料0.10—0.2mm。铜料0.2--0.5mm。不要使用R刀精锣面积大的平面。7.擦穿面或碰穿面留0.05mm余量FIT模用,有些重要面积小的擦穿面,碰穿面留0.1mm余量,周边的PL面加工到位。较大的后模PL面封胶位出18mm外能避空的避空0.10mm(由本部门主管确定)。8.快速下刀至3mm高度使用F速下刀(相对加工深度)正常下刀F速一律300mm/m,有螺旋下刀和外部进刀的Z下刀F速一律是900mm/m,有踩刀地方的Z下刀F速一律150mm/m,内部快速移动F速一律是6500mm/m(必须走G01)。9.使用Φ63R6、Φ40R6、Φ30R5飞刀开粗时,余量留单边0.8mm,不能出现踩刀现象,不能使用Φ63R6加工范围较小的内型框。挖槽开完粗后,要使用同一把刀具,将较大的平面再加工,保证底部留0.2mm余量,方便下一把刀具可以直接精加工工件底部。10.精铣前必须先用较小直径的刀将角位的余量粗清角,无法清角的地方,必须做曲面挡住,避免精铣时角位余量过多导致刀具损坏。11.刀具长度不能准确地确定,需要用加长嗦咀或用带锥头的小刀时,必须在施工图上注明“请用加长嗦咀”。刀具伸出长度、刀具直身位及嗦柄+刀具伸出的总长度必须写明清楚。12.铜公粗加工时,尽量不使用多曲面挖槽切削方式,以提高加工效率,优先使用多曲面等高外形切削方式。13.拆铜公时一定要检查掌底是否够避空,一定要将拆好的铜公套进需要火花加工的工件里面,着色仔细检查是否够避空。近似对称的铜公要检查是否完全对称,避空位是否都是一样。不要自以为是,不加以检查。14.加工完毕的铜公必须达到标准:⑴尺寸准确,公差:幼公±0.02mm,粗公±0.04mm;⑵没有变形现象;⑶刀纹清晰,没有特别粗糙的刀纹;⑷线条分明,接刀处不起阶;⑸没有明显难除去的披锋;⑹掌底厚度保证在15-25mm,标准在20mm;⑺铜公编码正确;⑻基准位周边要减火花位。15.拆铜公考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