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3万亿!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确定.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超1.3万亿!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确定.pdf

超1.3万亿!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确定.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超1.3万亿!2021年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确定多年来,一批批北京市重点工程落地,始终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强力引擎,也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撑。塔吊林立。城市副中心,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火热建设,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民生提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项目建设加紧推进,预计2022年建成,将对接引入与世界顶尖水平接轨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为市民群众带来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医疗服务。凤凰展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临空经济区发展服务中心预计2021年底竣工,为“两区”建设形成重要支撑。2021年,又有哪些重大项目将提升城市面貌,改变你我生活?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2021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来了!据了解,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1.3万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780亿元、建安投资约1256亿元,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其中环保项目有:1)加快推进城市应急保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源、供水、粮食等保障能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应急保障等市政设施项目29个。2)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安排绿化项目8个。2021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全部内容如下:“十三五”期间超1300个市重点工程带动万亿级投资落地“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共安排重点工程项目超1300个,带动近1.3万亿元投资加快落地,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实施“3个100”工程,每年集中推动100个基础设施项目、100个民生改善项目、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园会和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有效带动形成了城市副中心、城南、“三城一区”等区域投资增长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拓展“3个100”新内涵抓好三个“更加突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重点工程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拓展“3个100”新的内涵——更加突出以一体化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多元多向多通道的资源供给保障设施,打造韧性和安全城市;更加突出针对疫情防控暴露的公共卫生等短板,精准补齐公共服务重点区域结构性缺口,推动城市更新集中连片出效果;更加突出“两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智造”“北京服务”。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当年计划投资662亿元、建安投资470亿元更加突出项目的功能性、关联性、带动性,打造四网融合、站城一体、区域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充足、高效、清洁的市政基础设施,带动城市发展框架和功能布局调整,让城市更加韧性、智慧、绿色、宜居。一是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安排国铁、高速公路项目14个。二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搭建市郊铁路线网主骨架,安排轨道交通、市郊铁路项目18个。三是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10个。四是织密城市道路网络,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9个。五是加快推进城市应急保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源、供水、粮食等保障能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应急保障等市政设施项目29个。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当年计划投资1648亿元、建安投资584亿元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引导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资源更加均衡配置。融合贯通大尺度绿色空间,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生态服务。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让老街坊过上新生活。一是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职住一体的高端人才工作居住空间,安排政策性住房项目6个。二是强化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市级统筹,加大对新城、重点区域和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支持力度,安排教育项目22个。三是加快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推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统筹发展,安排医疗养老项目28个。四是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稳步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安排文化体育项目26个。五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安排绿化项目8个。六是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