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方债被曝超21万亿 由1万家法人实体负担.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内地方债被曝超21万亿 由1万家法人实体负担.doc

国内地方债被曝超21万亿由1万家法人实体负担.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内地方债被曝超21万亿由1万家法人实体负担地方债的清偿时刻一场力度空前的全国地方性债务审计近日有望接近尾声,地方债危机再次进入舆论焦点。本刊记者卢隽婷这场始于今年7月底的行动是国家审计署在近三年内第二次全面“摸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但范围更广。业内人士预计,在十八届三相关公司股票走势HYPERLINK"http://q.stock.sohu.com/cn/600837/index.shtml"\o"海通证券"\t"_blank"海通证券HYPERLINK"http://t.stock.sohu.com/cn600837.shtml"\t"_blank"11.50+0.030.26%中全会召开前夕,此次调查结果也将出炉。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一些其他相关债务,尤其是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称,预计此次至少有1万家独立的法人实体负担这些债务。由于其中一些试图掩盖负债情况和部分企业间贷款以及“白条”债务,因此,审计部门的任务异常艰巨。对于此次摸底结果,虽然业内人士预计不一,但高于2010年的10.7万亿元已成共识。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闫衍表示,预计此次债务规模约为16万亿元。而一些外资银行的预测规模则更高。渣打银行发布报告称,此次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可能达到21.9至24.4万亿元,占GDP的38%至42%,接近当前官方估算值的两倍。值得关注的是,在央行近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在分析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时也特别点出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问题,认为这两个领域“问题比较突出”。地方债务风险被视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们甚至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因为过度举债而导致破产危机。曾参与地方债务审计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张克此前指出,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强大的还本付息能力,情况已经失控,但由于这些债务得到展期,现在成了长期债务,因此危机爆发的时机存在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有多大?到底是谁在花钱?花了多少?什么是该花的?什么是不该花的?这些问题是混不过去的,必须搞清楚,不然中国经济就没法走下一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说。目前,地方政府已被允许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来借新偿旧,从市场角度看,此举风险非常大。HYPERLINK"http://q.stock.sohu.com/cn/600837/index.shtml"\t"_blank"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说:“审计进入后,对资金来源查得比较认真,举新债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不让借新债了,那么旧债的偿还压力就比较大了。这种风险是普遍性的。”而让人们更为担忧的是,地方政府债务恐怕远不止人们看到的数据。经济观察者认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口径和版本多,过度负债和债务透明度低,使得中央政府层面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正确的风险评估,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埋地雷”才是风险之源。地方国企债务是其中最难理清的部分。谢国忠指出,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不是要看由谁来借,而是要看最终偿还的责任是由谁来承担。“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增长了一倍,而这几年中由于企业效益不好,由企业形成借贷的比例其实很大,其中大部分都是和地方政府相关的。”人们对地方国企债务的担心更多地来自于其背后隐含的政府信用。地方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及投资公司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银行贷款、信托计划、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融资租赁、BT项目等形式获得资金支持。瑞银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发表文章评论道:“正是因为这种隐含的政府信用,使得企业的负债水平可能超出了正常的市场所能接受的范畴,最终可能将风险转嫁给地方政府。”事实是,审计署2012年的一次抽查显示,36个地方政府中有9个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者达188.95%。一些人士估计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接近60%的国际警戒线。“衡量债务风险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没有哪个单一标准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比照欧盟签订《欧洲联盟条约》时划出的警戒线,即债务规模不超过GDP的60%。”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介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盟这一警戒线已经失守,法国和德国也没能固守住60%,意大利多年负债率在100%左右,出问题的希腊在125%以上。银行已经在对这些不良债务进行大规模冲销,而为弥补银行业的损失,一些中资银行的坏账冲销规模上升了两倍。彭博新闻社早些时候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在今年前6个月冲销了人民币221亿元(约合36亿美元)的坏账,是2012年同期的三倍。李迅雷则认为,从房地产对于地方财政的影响来看,金融风险的发生时间,未必取决于债务规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