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的规划策略.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的规划策略.pdf

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的规划策略.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宠甜舯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的规划策略删h删Low哪啪删cityC时Form1城镇结构形态的基本形式与低碳化发展难点S¨cture/Zheng城市是一种最集约利用资源的空间形式[1。,城市规划中任何问题最终都将在城镇中解决。因此,低碳规划的研究重点应集中于城市结构形态的布局,处理好城镇各种功能活动的关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75%的碳排放量来自于城镇的发展12.,而全球化市场联系的不断加强、地区化资源配置的不断深化、工业化生产种类的不断增多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促使了城镇空间的不断扩张。低碳化规划需要解决的是因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产生的能源大量消耗而引起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以及城镇人口高度集中引起的城市无序蔓延而最终导致的水网污染、绿地消失和气温升高等问题。因此,低碳规划研究需要将重点聚焦于城镇建设用地,正视城镇空间不断扩展的必要性,寻找城镇未来发展方向。城镇结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中心团块型、沿轴扩展型、跳跃发展型和星状指状型四种形式嘲。(1)中心团块型是一种最集中的团块形态,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加大的集聚程度会超出该形态所能容纳的极限,其集聚效应、集约功能也会走向反面,造成土地价值大幅上涨与城镇污染加剧等问题(图1)[4。可见,团块形态一旦超过一定规模,城镇发展便呈现出高碳化。(2)沿轴扩展型是一种线生形态,其城镇规模需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不适宜大城市发展(图2)。如果沿发展轴线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开发,所有沿线土地高密度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与开敞空间都在步行与自行车范围内,该形态将是一个交通效率高、城镇发展低碳化的形态。但是要避免无限制的横向发展而导致交通线过长的问题,因此该形态适合小城镇采用。(3)跳跃发展型是一种点状形态,其健康运行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每个卫星城的规模,并且加强整体城镇中的交通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紧凑的结构形态(图3)。然而,该形态在实际发展中很难取得理想化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规模难以控制、城市之间联系使交通量剧增造成拥堵等,距离过近则会引起填充式开发,距离过远则联系不紧密,增加交通耗时。(4)星状指状型是一种更为零散的点状形态,其能否低碳化发展取决于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图4)。该形态8卷95口郑皓[摘要]低碳城市结构形态的研究是低碳城布规划的首要任务。研究从城镇发展形态及低碳化城镇形态八手,得出总体控与生态网络融合、因地制宜的形态优化三个步骤实现城镇结构形态的低碳化。[关键词]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规划策略[文章编号]1。06—0022(2012)05—0095—06[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鸸]APlanningSlnategiesOfLowCarbonAnd[基金项目]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资助项目(0制规模与形态、核心把握水网与绿网两个重点;针对小同规模的城镇提出不同的规划策略,从合理的规模控制、城市形态Haocityscalecarbonecologicalnetwork,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0Z)、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与管理学”资助项目[作者简介]郑皓,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主任,副教授。formandstructureresearchistheprimarymissionoflowplanning.Thepaperbeginswithconcludestwokeypoints:generalform,watergreensystems.Itproposesdifferentplanningstrategiesfortowns,andrealizesfromrationalscale,integrationoityoptimizationpracticalconditions.structute,Lowdevelopment,Planning6一R1—1gS一0470i2年第5期第22万方数据糜:一、≯\或绿楔的般不少于500\/Y墨3麟≈晨型一、箸:器务t羹骱密度与^车出t亍的关系一/j一已被弱化但是其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嫠.上升与下降气流的截面面积相近使得内的优点《E-T-:①疏导城镇中心人口,形式灵活,易于与水网结合:0易于组织公共交通。城市主次中心联系便捷:0各发展轴之间适合建设绿楔(楔形绿地),保证城镇低碳化运行。但如果规划建设不合理,该形态则会出现以下问题:①处于多条轴线交£点的城镇中心压力过大;圆轴线过长会导致中心地位减弱.造成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失衡:0如果对形态控制不当,各轴线之间的绿楔将被建设用地占用,回归到中心团块型的形态【¨。以上四种形态在不同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都取得过成功,但在我国资源环境和空间环境极度压缩,人口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任何一种单一形态都难以适应城镇外部空问扩展以及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