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村官,路在何方?长久以来,我们总认为区委组织部就是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娘家”,而组织部长就是我们的大家长。但是这次我们“娘家”的家长没有了解情况就给我们戴上了“懒惰、消极”的大帽子。我不知道别地市的村官怎样,但是我可以对着党旗发誓:我们这里的17名村官,不管在镇里还是村里对工作没有丝毫地懈怠,都是马不停蹄的忙碌着。我们镇领导很重视我们,把我们分到各个部门,为我们实行“双岗制”。全镇各个村、各部门为了公平起见,对我们十几名村官也一视同仁,没有因为那个村或部门富裕而单独享有生活补助,也没有因为那个村或部门贫穷而补助拖欠的情况,一律都是严格按照2008年的合同“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1200元,第三年1500元”的标准执行,当然除去医保,目前我们第三年的补助已经突破1000元,达到1300,至于医保卡里为什么与所扣补助不符,至今还没有搞明白。“双岗制”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为村里服务也要在镇里开展工作。我们完全按照镇机关工作人员作息时间,日常的查岗开会、检查忙碌时期早七晚十、双休日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工作内容,平时各个村、部门的文书写作、书面材料不说,小到端茶倒水、跑腿打杂,大到拆除违法建筑、安全检查等我们大学生村官都是冲在第一线。镇里集体活动我们得参加,部门日常工作我们不能缺席,村里迎检准备材料我们常常拿出高考冲刺时拼命三郎的精神奋夜苦战。养老保险宣传、计生康检、人口普查、粮食补助核算兑付、南刘庄改造、四环括宽附属物清查及兑付、各村换届选举、村容村貌整治……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无处不在,镇里、村里不管大小工作哪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养老保险,我们大学生村官每天对着电脑把全镇老人名单入库存档后上街宣传;每逢单月一周的计生康检,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我大学生村官都是六点到办公室跟随计生专干下村为孕龄妇女进行康检;创建检查,我们大学生村官沿街刷线杆、清除“村镇牛皮癣”,以往民工的活计因被我们这些免费劳动力抢占曾遭他们敌视;整治“五小”我们大学生村官带着小红帽顶着骄阳穿梭于各个小饭店、小旅馆;拆除违法建筑,我们大学生村官跟着吊机沐浴着寒风、粉尘,常常午饭都是就着风沙下咽……哪个部门有活忙不过来,就会申请要求暂调几名大学生村官救急,我们接到电话不用培训就可直接上岗。如此辗转,我们很快和镇里各部门、各成员打成一片,成了镇里的“万金油”。记得“6.1南刘庄事件”我们十几名村官也是全程参与,彼时惊心动魄、触目惊心的场面,至今我们仍心有余悸。当时的我们离死亡仅一步之遥,回来后惊魂未定的同事都陷入了悲痛的沉思中。大学同学听说“南刘庄惨案”后,不解,以他们对大学生村官浅薄的了解:村官就是一周去村里转一圈,月底就能拿到一个月工资,业余时间还能搞搞副业、挣点外快的闲职肥差。我想也许有的地方是这样的,可是我们不是!也有同学调侃:“幸好当初没考上村官,为了1000块钱的工资把命都交给政府,至于吗?”我想辩驳,我想说点什么,但什么都说不出已然泪流满面。毕业多年的同学聚会时,那些当年成绩不如自己的、不善言辞的同学们,经过几年的历练,人家在社会也混的风生水起。有时我也忍不住会想,如果当时自己和他们一样,没有幸运的考上村官,而是随便进入一家企业,三年的时间也许不能大有作为,但起码不必拿着1300多点元的工资,干着农民工都敌视的活了吧。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要当村官?为了两年后考公务员加分?可是国家已经下了新政策不再加分,实施专职专考,还美其明曰“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利益”到底对我们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为了等待将来三年后能像有些区的村官一样集体转为事业编制?可是乡镇变社区,急需人员的情况下也没有考虑我们这些熟悉工作的大学生,今后还会有人关心我们的前途、知道我们的存在吗?为了建设农村、发展农业?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无法得到保障,冠冕堂皇的大话、空话两年来说得多了,烦了、也倦了,不说也罢。我们大学生村官最苦恼的是一些大龄男女,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剩男生女”,我们这里年龄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六了,作为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工作)不管你是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无人问津也是自然现象、社会规律。偶尔碰到些不计较物质的极品男女,也会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约会、没有金钱浪漫,最后不得不识事物的挥挥衣袖,华丽丽的转身而去。物价飞涨的今天,女生还好,我们可以不逛商场、不穿名牌、不用高档化妆品、不吃发胖的零食,但是男生要交际应酬、要为爱情买单、要养老婆孩子,本来就囊中羞涩的他们,恐怕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我们知道我们是郑州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而村官是新生事物,没有固定模式、没有承诺保障,谁也无法预测我们三年后的归宿。我们目前明确的出路只有两条:创业、考公务员。创业,我们不是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我们的工作是穿梭忙碌于镇与村之间,没时间、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