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doc

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数学课插上“快乐”的翅膀》论文铜仁二小田贵芳摘要: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感官参与,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用数学,并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的成长。老师们,为了孩子的明天,快快行动起来吧!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学。因此掌握儿童的心理,用适当的手段来改变这种情况是至关重要的。一、以爱“激”学。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的学而变为“主动”的学。这恰恰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数学教师一般都不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二、以趣“激”学。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我出示算式“6+7=”,结果,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这样,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以情“激”学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上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时,一上课就抛出话题,你们去游乐园玩过吗?孩子们眉飞色舞地讲着,此时我话锋一转,说:“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新的游乐园去玩,”孩子们更是喜不胜喜。课件出示主题图,游乐园有卖气球的,有卖风车的,套圈的,猜谜的……,当然这些喜闻乐见的游乐活动中隐藏。四、以自探“激“学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为突出。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在活动中感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计算的方法呈现多样化。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观点去思考,自主探索出各种算法。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快乐。例如:教学13-8时,孩子们汇报了不同的算法:①10-8=2,3+2=5②8+5=13,13-8=5③13-3=10,10-5=5④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给他们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或同意,或反驳。在交流中甄别,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通过在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更加快乐的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失败过,彷徨过,也努力过,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感官参与,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用数学,并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激励”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的成长。老师们,为了孩子的明天,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