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版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三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1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重点难点:1、重点:引领学生随2、难点:学习教学准备: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4、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难忘的寒假生活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1、认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相机点拨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语言的特色等方面来体会。3、师小结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课堂小练笔:运用自己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过春节的情景。(若时间充足可展示部分学生已完成的练笔作业)布置作业:1、继续完成小练笔的作业2、读理想的风筝中第51到65页文章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热闹、忙碌、喜庆、团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2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三、领悟表达特点。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2、(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3、对比写法。阅读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2、选择和春节有关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小练笔: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喜庆团圆祥和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3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