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5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考情导航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课时任务通关基础自评立足课前自评提升基础复习考点导析建模思维流程引导能力运用◇金牌导思◇如何思考点探究(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4)“海陆分布使其断”由于地球表面不均匀,有海陆之分,特别是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完整性,使气压带形成了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①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②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2.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考点二◇金牌导思◇如何思考点探究(2)7月份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和季风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气温与降水的描述及成因的建模分析气温与降水特点的准确判定与描述,是气候问题的起点。气温与降水成因的分析,是气候类问题的灵魂与归宿。1.气温与降水特点的描述建模2.气温与降水成因的分析建模【素能点津】首先要注意抓主因——所有原因中最关键的那个,选择题多考查主要、直接、根本原因等;其次要注意全面分析,在综合题中,全面才能得高分,要综合区域的纬度、地形、植被、下垫面等因素全面分析。提升训练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考点演练对点典题再练巩固复习效果1.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2015·上海卷,24~25)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2.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3.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考点二(2014·安徽卷,31)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回答第5题:点击进入课时冲关OfficeTMG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