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练习题.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爱莲说》练习题.doc

《爱莲说》练习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爱莲说》练习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2、“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甚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隐逸()鲜有闻()三、解释下列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2独爱菊()3自李唐来()4出淤泥而不染()5濯()6清涟()7而不妖()8不蔓()9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亵玩()13隐逸者()14鲜有闻()15宜乎众矣()16君子()四、翻译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五、用原文语句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6、总括莲的品格的句子是:。5、文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7、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相照应。8、开篇总起句是。为入题而起烘托作用的句子是:。赞美莲花的语句是:。含蓄表明作者人生态度的句子是:。六、简答题。1、本文采用了的写作手法,所托之物是,所言之志是。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3、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的品质。4、说说下列句子象征君子的哪些美好品格?(1)出淤泥而不染,象征(2)濯清涟而不妖,象征(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1)莲:。(2)菊:。(3)牡丹:。6、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也表现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态度。说一说三种花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1)莲:(2)菊:(3)牡丹: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8、本文借花喻人(把“莲”与“牡丹”对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10、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11、“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1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13、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14、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答:15、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16、“陶渊明独爱菊”,请你举出相关的诗句证明这一点。17、生活环境恶劣低俗却不受影响,这种情形用一句话来形容是18、“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七、拓展延伸。1、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2、人们常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请你谈谈其中做人的道理。3、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本文作者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谈出你的观点。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