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二)讲读第1自然段(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三)讲读第2、3自然段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2)讨论、学句式说话。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6)学习生字:“能、原”。(四)讲读第4、5自然段(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五)课文(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2)齐读全文。(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六)作业抄写生子。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板书设计:32松鼠的尾巴特点用处又轻又软像降落伞的大尾巴又软又暖当作被子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脚本):一、课前营造气氛(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二、导入(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四、诵读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