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企业考勤制度建设中小企业考勤制度建设引言:近年来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创新层出不穷,尽管如此,制度化管理仍然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管理手段。一次对中央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目前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依法防范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占73%。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管理的可控性和权威性,促使管理权力运行程序化,有助于成员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中小企业效率,明确组织目标,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本文就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一点探讨。一、制度、中小企业制度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弄清制度、中小企业制度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这三个有关联的概念的含义,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实质。制度是规则的表见,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组织和个人遵循的规则和规则体系。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它是一套关于行为和事件的模式,它具有系统性、非随机性。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使个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制度创立起了一定程度的秩序作用,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如果各种相关的规则是彼此协调的,就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可靠合作,这样就能很好利用劳动分工的优越性和人类的创造性,有助于人们实现其目标。中小企业制度是指关于中小企业的规则和规则体系。中小企业制度的内容通常包括: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等。中小企业制度是中小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是中小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是中小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中小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中小企业制度中的“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可以定义为:中小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管理目的而制定的,用来调整和约束其内部管理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性文件,其实质是规则的书面化。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之异同有时候人们将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称为中小企业内部的“法”,甚至设想模拟政府法制的模式来进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我认为,称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为“法”,主要是强调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在中小企业的效力与执行的严肃性,但它毕竟不是法,与法有许多区别。至于“模拟政府法制”的设想,我认为,在立法的技术方面有可以借鉴之处(比如在拟定规章制度时可以借鉴立法表达技术),其余似乎不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主要有以下不同。(一)价值追求不同。法主要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追求,以实现秩序为目的,具有较强稳定性、一定的滞后性。中小企业规章制度则以效率为价值追求,稳定性较差,有时还有一定的目标性、超前性。(二)强制力不同。大家知道,法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违法者一般需要承担较为严重的不利后果。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虽然也有强制力,但强制力较弱,只承担行政和经济责任。(三)制定方式不同。法有着严格的制定程序,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虽然也强调一定的程序,但显然没有制定法律那样复杂和严格,要简化得多,否则便谈不上“效率”。(四)执行方式不同。法讲究立法、执法分离。而中小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是相同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分析的是“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法的异同,不能忽略“中小企业”二字,因为在我国政府规章是法的渊源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是管理者自身对应当做什么,怎样做的总结与回答。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探索总结中小企业如何管理,如何运作等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正如某中小企业在它的“基本法”中所说“公司规章制度的完善过程就是公司成长的过程”。三、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之异同中小企业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的冲突。因为中小企业标准中的“管理标准”大多数是将现有的规章制度按照标准的格式进行改写的,这样改写后,原先的规章制度存在形式还要不要?改写后再需要修改,是修改标准还是修改规章制度?为此,有必要探讨中小企业规章制度与中小企业标准之异同。所谓标准及标准化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特定形式协商一致制订、批准、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是标准化工作的价值所在。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和“规章制度”的一些不同之处,似乎这二者本不应该冲突。在《标准化法》和《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标准”被直截了当地描述为: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见《标准化法》第六条、《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条)。因此,有理由认为:所谓标准实际上是一种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该要求主要是针对产品或方法的,其本质上是对技术先进性要求与经济性要求的一种折衷和妥协,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而且,在上述两部法规中仅仅提到了技术标准。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