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综合训练二 学生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综合训练二 学生版.doc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综合训练二学生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综合训练二姓名:组名:班级: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口压力过大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3、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5、歌曲《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歌曲创作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原始瓷器B.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C.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珍品D.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产于唐朝的越窑6、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D.城市经济遭到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7、“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8、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C.长期战争的破坏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9、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个方面的支持()A.技术支持B.劳动力支持C.市场支持D.资本支持10、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11、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12、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3、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931年占1/4,19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1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16、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