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六讲 有趣的数阵图(一) 人教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六讲 有趣的数阵图(一) 人教版.pdf

四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六讲有趣的数阵图(一)人教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讲有趣的数阵图(一)第一部分:趣味数学有趣的数独技巧数独技巧是建立在数独基础上的,数独顾名思义——每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数独是一种源自18世纪末的瑞士,后在美国发展、并在日本得以发扬光大的数字谜题。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所以不少教育者认为数独是训练头脑的绝佳方式。数独解法全是由规则衍生出来。基本解法分为两类思路,一类为排除法,一类为唯一法。更负责的解法,最终也会归结到这两大类中。第二部分:奥数小练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例题1】请你把1~7这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在下图(1)的圆圈内,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应怎样填?【思路导航】为叙述方便,先在圆圈中标上字母,如上图(2)。设a+b+e=a+c+f=a+d+g=k,则(a+b+e)+(a+c+f)+(a+d+g)=3k3a+b+c+d+e+f+g=3k2a+(a+b+c+d+e+f+g)=3k2a+(1+2+3+4+5+6+7)=3k2a+28=3ka为1、4或7.若a=1,则k=10,直线上另外两个数的和为9.在2、3、4、5、6、7中,2+7=3+6=4+5=9,因此得到一个解为:a=1,b=2,c=3,d=4,e=7,f=6,g=5.若a=4,则k=12,直线上另外两个数的和为8.在1、2、3、5、6、7中,1+7=2+6=3+5=8,因此得到第二个解为:a=4,b=1,c=2,d=3,e=7,f=6,g=5.若a=7,则k=14,直线上另外两个数的和为7.在1、2、3、4、5、6中,1+6=2+5=3+4=7,因此得到第三个解为:a=7,b=1,c=2,d=3,e=6,f=5,g=4.【答案】共得到三个解:如下图练习1:1.把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数的和相等,请给出所有填法。2.下图是10枚硬币,移动其中1枚硬币,使每一行上都有6枚硬币。3.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左下图中的○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2。如果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等于10,那么又该如何填?【例题2】将1~6这六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右图的六个○中,使得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请给出所有填法。【思路导航】这道题与例题不同的是不知道每边的三数之和等于几.因为三个重叠数都重叠了一次,由重叠数之和=每边三数之和,得到每边的三数之和等于[重叠数之和]重叠数之和重叠数之和.因为每边的三数之和是整数,所以重叠数之和应是3的倍数.考虑到重叠数是1~6中的数,所以三个重叠数之和只能是6,9,12或15,对应的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就是9,10,11或12.与例题的方法类似,可得下图的四种填法:【答案】每边三数之和=9每边三数之和=10每边三数之和=11每边三数之和=12.练习2:1,把1~6六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六个圆圈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2。2,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八个圆圈中,使每个圆圈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1。3,把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九个圆圈中,使每条边上四个数的和相等而且最小。【例题3】练习3:1.2.3.【例题4】A、B都是自然数,且A+B=10,那么A×B的积可能是多少?其中最大的值是多少?【思路导航】由条件“A、B都是自然数,且A+B=10”,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0~10,B的取值范围的10~0。不妨将符合题意的情形一一列举出来:0×10=01×9=92×8=163×7=214×6=245×5=25A×B的积可能是0、9、16、21、24、25。当A=B=5时,A×B的积的最大值是25。从以上过程发现,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两个数的差越小,积越大。练习4:1.甲、乙两数都是自然数,且甲+乙=32,那么,甲×乙的积的最大值是多少?2.A、B两个自然数的积是24,当A和B各等于多少时,它们的和最小?3.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