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学常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学常识.ppt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学常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导语我们伟大的祖先,在这块神明大地上,创造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构建起一座灿烂辉煌的文化殿堂。那一尊尊巨像,我们虔诚崇拜;那一篇篇华章,我们如蝶恋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让我们一起走进清词华章的百花园,采集如蜜的诗魂,濡养高洁的心灵,振动理想翅膀,奔向美好的未来。……本部分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1.识记文学常识。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所谓“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求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所处的时代及代表作(包括课本内外的)。所谓”重要作家”,是指那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作家。而”重要”是高考考查作家作品的唯一依据,因此高考试题涉及的内容一部分属于课内所学,一部分属于课外延伸。具体而言,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就是要了解中国古代作家所处的朝代和作家的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成就贡献,还有主要作品及其体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言佳句;要了解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代表作品及其体裁、特点、典型形象。所谓“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典型形象等。所谓“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要求主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分类,特别是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运动等。纵观近几年本考点的考查,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考查形式一改以往选择题一统天下的格局,呈现出多样化、开放性的特点,文学填空式的主观题已成为考查的一个主流。如2009年江西卷第15题,湖北卷第15题,重庆卷第13题。2.把同属于识记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有的还与诗歌鉴赏结合在一起。3.改错填空的题型也已经出现,如2007年的浙江卷。4.2007年的福建卷,2008年、2009年的江苏卷还把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文学名著的阅读放在一起进行考查。5.在考查的内容上大都出自中学课本和阅读教材中。6.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题目大都放在第Ⅰ卷中,分值3分,如2009年北京卷;以主观填空题形式出现的题目大都放在第Ⅱ卷中,分值往往是4~6分。现对2011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的考查趋势作如下预测:(1)题目数量是一个小题,可能出现在Ⅰ卷的客观题中,也有可能出现在Ⅱ卷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可能与诗歌鉴赏一起考查。(2)试题主要从课本中取材,”重要作家”指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文学体裁”主要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还包括古代诗词、曲的文体特点等。(3)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结合起来设题的可能性较大。(4)要注意作品及其中的主要人物。(5)注意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与作家的关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D.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内容涉及到中国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谢灵运”是一位山水诗人,但他是东晋人,不是唐朝人。谢灵运,上虞人氏,南朝宋著名诗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史称山水诗派开创者。《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一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里的”谢公”就是谢灵运。【答案】B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2)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的优良传统。【解析】这道题采用主观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尤其要注意写篇名有错字不给分,这一点判分标准各省市都是一致的,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不要因为笔误影响得分。例如第(1)题有些考生把《过秦论》写成《过秦伦》。第(2)题不能有别的名称,有些考生写成”建安风韵”“建安风神”等,阅卷老师都是严格按照答案来判分的。【答案】(1)过秦论(2)建安风骨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作家的诗文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