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社会教案大班社会教案篇1教学设计意图: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社会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希望通过《感恩的心》这样一个活动载体,让纸趣艺术之花在孩子心中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2、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3、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老师给予他们的爱。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活动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口渴的蚂蚁》讨论:听完故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2、进一步感受成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做饭(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制作感恩卡,送给辛勤培育你的老师。(播放感恩的心音乐)1、设计感恩卡。2、制作感恩卡3、赠送感恩卡。活动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实现,现在,我把这节课的可取之处和不足做一反思。1、展示内容繁花似锦,但条理清晰: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存在差异,我搜集的材料也是丰富多彩,把图中所蕴含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本来认为,感恩为主体的内容上起来似乎会毫无章法,但是,同学们却用智慧给了我一个惊喜,相信学生,他们的潜力无限,创造无限。从整节课的设计来说,从课前搜集材料、歌曲导入,了解感恩节的来历,到最后制作感恩卡,从情感的'引导方面来说,幼儿由最初的浅层次思考,到触动心灵的展示,再到用笔抒发内心所想,思考如何回报他人,幼儿的情感也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相信每一个幼儿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再说说不足之处。1、整节课看起来很顺畅,但是感觉仍有点浅薄,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尽量地深入发掘一下。2、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上,有些细节没有纠正,比如幼儿的站姿,有的幼儿靠的太近。个别地方评鉴缺少针对性。总之,教学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但正因为有了缺憾,才有不断的追求,我会为此而继续努力。小百科:感恩,意思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大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与小班幼儿交往,学习尝试关照弟弟妹妹。2、利用多种美术技能制作不同美术作品,作为礼物。重难点分析:重点:会用不同技能制作不同作品。难点: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准备:知识:中班学习了各种技能。物质:各种美术材料(画纸、画笔、剪刀、彩纸等)。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引出主题:问:“今天早上我们幼儿园里有什么新变化?小弟第、小妹妹刚刚来到幼儿园一定很想家,我们怎样来关心、安慰他们呢?二、展开:1、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注意及时引导。2、根据幼儿自己的'想法,教师支持幼儿的选择,并提供不同材料,3、幼儿利用自己的美术技能,制作不同作品,教师进行适当帮助,做好鼓励表扬。4、启发幼儿利用礼物,想出一句关心或安慰弟弟、妹妹的语句。5、组织幼儿到小班去礼物,并注意观察幼儿间的交往情况。三、结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大班社会教案篇3教学目标:1.对客家饮食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种类、味道和制作过程。3.体验客家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培养幼儿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1)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各种客家美食图片(例如:黄元米果、鱼丝、荷包肉、烫皮、炒米糖、芋兰片、炸鱼粑等),然后老师将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2)教师收集一些传统客家美食制作过程的录像或图片。(3)电脑一台,投影仪、摄像机一台。2.设计调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并在家填好。如图:3、分组操作材料:一组:荷叶、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酱油等调料。二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饭(注意保温)、大木盆一个、长木棍、做花样黄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组:幼儿及家长到郊外采来的艾叶(已煮熟并和好面粉),印艾米果花样的模板模子若干。4、教师已组织幼儿参观了“赣县客家文化城”。5、实物: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客家美食或特产。6、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