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度的调查报告政师0911张扬0920601102摘要:目前的大学生活,总的来说就是大学生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课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这源于大学生对生活丰富度要求的提高。但是随着学校对学生的控制力与影响力的减弱,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课余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导致了很多人对大学生活的焦虑,因此在大学出现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都在抱怨大学生活的无聊。此次,通过对本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分析,能够发现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充足。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学习与生活间的矛盾,增强我校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我们在本校(苏州科技学院)开展了“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度”的调查。对我校学生(主要为大一和大二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70份(其中男生27份,女生43份;大一42份,大二28份),回收率为87.5%。现在,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并且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问卷内容:【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2】大学生课余时间问题。(第1、2题)【3】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方式问题。(第3、4、5题)【4】大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情况。(第6题)【5】大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情况。(第7、8题)【6】大学生课余时间娱乐方式。(第9题)【7】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第10题)【8】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评价。(第11、12、13题)【9】课余生活对大学生本身的影响。(第14题)调查数据初步分析: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每周课时数集中在20到30个之间。每天拥有3到8个小时的课余时间。这说明大学生是有足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余活动安排的。课余时间主要的利用方式为休闲娱乐,占到78.57%。其次是兼职工作,学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这项调查题目证明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利用并不乐观。休闲娱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所占有的比例数着实出人意料。而所谓的休闲娱乐,主体项目是上网。更进一步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单一、不足。让人欣慰的是阅读课外书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大学生周末课余时间的利用还是比较多元化的。但主流项目依然是上网、睡懒觉。另外,逛街、学习也占有50%多的比重。大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侧重点,课本、文学著作都很受欢迎。关于体育锻炼的提问,有70%的学生时一周锻炼1-2次。锻炼时间集中在20-40分钟之间。大学生参见各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有26%的学生意在放松身心。另外,大学生对待课余时间并没有做着重安排。对课余生活的评价也仅仅是一般。最后,大学生认为课余生活主要是在于增进同学间情谊的途径,做兼职的同学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大学课余生活现状:现状一:上网耗去了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我认为这一问题是极其普遍并严重的。当然,并不是上网就等于浪费时间。我这里所谓的严重主要是指,大学生体质的下滑。另外,网络的力量是无穷的,利弊并存。我们不否定上网,关键是要合理安排好时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有太多太多比上网更重要的是去做。现状二:有着相当比重的大学生课余时间放在校外兼职、志愿服务上面。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兼职一方面可以为家庭支出尽一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到现实中锻炼身心。不可置否,当今大学生有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温室效应会让他们变得不堪一击。因此,社会中的真实历练极其重要。兼职和志愿服务是很好的平台。大学生应该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锻炼自我。现状三: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安排不尽如意。其实当代大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开放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好课余时间,真的是非常可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做认真安排。因此就出现了课余时间上网(多数人是漫无目的的)、睡懒觉的现象。如何让宝贵的课余时间得到合理利用,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平时做好前期安排工作。不要把时间荒废到游戏,甚至睡懒觉上面。建议对策:(1)学校:(一)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这主要是指学校的物质基础建设,在任何时候,物质基础建设都是重中之重。这绝不仅仅是“表面文章”,试问,没有一个可依托的载体,大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从何而来。(二)多听听大学生的声音。我想当代大学生有太的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