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doc

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发布:郭自立时间:2011-3-38:06:31来源:吴忠教育信息网点击:287讨论:0编者按: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永恒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深入开展教材研究也将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主导。天津市教科所所长王敏勤在强调教材研究的重要性时说:“如果你精通了教材,在课堂上,你采用满堂灌也好,采用现代的教学模式也好,教学质量都将差不了。”课改实践证明,目前制约我们中小学教学质量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影响教师素质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材研究的欠缺。兼于此,特将山东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常知老师《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在教材教法达标学习活动中学习。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的“七个点”王常知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还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教材的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研究教材直接关系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那么,生物教师应怎样开展教材研究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生物教师进行教材研究应特别关注以下“七个点”。一、关注课程标准这个中心点课标”即“课程标准”。“课标”和依据“课标”编撰并经由国家相应审定机构审核通过的教科书,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但“课标”是第一位的,因为“课标”是编撰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组织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活动应关注课程标准这个中心点,并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一切偏离课程标准这个中心点的活动都将是与教育教学规律相勃的。例如,我们在学习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时,课标要求:“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而对“呼吸运动”没有具体要求。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要紧紧抓住并千方百计让学生实现“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这个教学主题,学习“呼吸运动”这部分知识只是为学生扫清认知障碍而为。兼于此,教学过程中,对“呼吸运动”部分知识的过分训练也是不必要的,是偏离课标这个中心的。二、关注教材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版本存有不同认识的知识点虽然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有种种不足,但是任何版本的教材都倾注了一方专家、作者的心血,可以说某个版本的教材就是这个专家群体智慧的结晶。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版本教材存有不同观点的知识点,往往是教学的难点。为什么这样说呢?除了那些尚未定论的知识外,对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真理性认识有且只有一个,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认识的不同,一方面可能是某一种版本教材的观点或言辞不很确切,也可能几种甚或全部版本的教材存在失误。试想,连专家都可能出现失误或产生认识分歧的知识点,那无疑就是教学难点了。例如,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的教材中,关于对原尿的形成叙述是:“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在人教版该节的教材中,对原尿的形成叙述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腔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腔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在苏教版该节的教材中,对原尿的形成叙述是:“当血液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成分都能通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腔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在北师大版该节教材中,对原尿的形成叙述是:“当血液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为原尿。”通过对比发现,济南版与人教版认为在原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与肾小囊腔壁都起了滤过作用;苏较版和北师大版认为在原尿的形成过程中,只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起了滤过作用,或者说苏较版和北师大版对原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囊腔壁起的滤过作用闭而不谈。带着疑问,我查找了相关资料,我认为苏较版和北师大版对原尿形成的叙述是不全面的,而济南版与人教版对原尿形成的叙述相对是较科学、较准确的,但人教版对原尿形成的叙述“当血液经肾小球和肾小囊腔壁时,除……”言辞不很严密,因为血液根本到达不了肾小囊腔壁,血液中的一部分物质从肾小球过滤出来,到达肾小囊腔壁之前就已成了接近原尿的物质。我们对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存有不同认识的知识点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了对课标内容的深层理解。三、关注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出现的新增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出现的新增